随着我国的医疗条件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能力的提升,家庭医生也走进百姓家。如何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呢?家庭医生要做到既要签约数也要满意度、完善家庭医生制度、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的配置。力促进家庭医生工作的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日前表示,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印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今年要扩大到85%以上的地市。(4月18日央广网)
有一个自己的家庭医生,对家人的病情或身体状况了如指掌,而且可以随时提供咨询服务及就诊指导,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方案应该称得上一件有利于患者的大好事,各地也纷纷提出了签约覆盖率指标。国家卫计委的85%签约率可以说是更进一步。
但是,有媒体实地调查发现,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热情不高,如广州多个社区辖区居民人口签约率不到10%.这与广州市提出的“2016年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展覆盖率要达到70%”的目标相差甚远。
造成此种现状有多种原因,如部分群众有信息安全方面的担心,害怕个人隐私和病情泄露;还有群众反映基层医生学历、职称水平偏低,群众信任度不高;而且当下经常有人户分离的情况,一些老年人和子女住在一起,但签约人又必须要求其户口在辖区内,故而导致签约率远低于预期。
因此,家庭医生既要签约数也要满意度。首先要提高家庭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家庭医生往往给人留下医术不精的固有印象。因此,要鼓励优秀医务人才深入家庭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逐步引导人们改变“大医院、大专家才能看好病”的固定思维。
其次,应该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泄露了病人信息将受到何种处罚?家庭医生的医术水平如何保证?签约有何实实在在的优惠?针对居民的这些具体问题,有关部门要明确签约服务内容和签约条件,确定双方应当承担的责任、权利、义务等事项,同时加大政策配套,施行分级诊疗,调整门诊、住院和重大疾病报销政策;差别化设置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和跨统筹区域医疗机构就诊的报销比例,对接受签约医生的家庭予以政策上的适当倾斜,让签约医生制得到普及和认可。
最后,要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的配置。有需求的患者却不是辖区居民,患者病情是否稳定,记录是否完备,有无更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要对居民提出何种健康指导……这些都是摆在家庭医生面前的切实难题。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对于具体问题各个击破,大力促进家庭医生工作的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以上内容是医学教育网整理的关于家庭医生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感兴趣家庭医生的内容,请关注我们的栏目,我们会整理更多相关内容,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