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会对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基本简介比较感兴趣,为此,医学教育网编辑特地为您准备了这篇关于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基本简介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位于上海繁华的徐家汇东侧,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学风。自1920年创办上海西门妇孺医院协和护士学校到今天的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办学近一个世纪以来培养了一大批护理精英。从1940年第一位担任中华护士会会长的中国人伍哲英女士,到1947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护士大会的张祖华女士,在中国护理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发展现状
2000年4月,原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学院更名为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同年,学院开设护理高职教育。2003年学院结束了护理中专教育。2008年起开设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首批护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2012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列为上海高校学科建设计划。
护理学院坚持“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以“发展中国特色护理教育,建设护理学科,培养多层次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战略发展目标。现有专职教师近40名,其中高级职称1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附属医院的硕士生导师有17人。
学院根据护理学科的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设置课程,努力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质,适应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护理理念、知识和技能以及在护理领域能够独立判断和决策的临床护理骨干、护理师资、护理管理和护理研究的高级护理人才”。现有博士、硕士、本科、高职四个层次的全日制学历项目和专升本、高起本两个层次的非全日制学历项目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国家级/部级继续教育项目和成人自学考试论文指导等多个非学历项目。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近1000名。
在教学中,学院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依托复旦大学的综合优势,形成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医学基础与人文精神、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并在基于护理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高仿真模拟护理实训体系构建、循证护理为手段的床旁教学、案例教学方面均进行了多项探索。近年来在上海市教委支持下,开展了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开放式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学院形成临床专科专病护理、基于循证的高级护理实践、老年护理和社区保健、高等护理教育模式和改革等研究方向。“复旦大学JoannaBriggs循证护理中心”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循证护理研究机构。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教材与专著近20本,担任全国护理学专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近10人,参编近40人次。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项、上海市精品课程1项、复旦大学精品课程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多项;主编教材《健康评估》和《妇产科护理学》获全国高等医药学校优秀教材三等奖。获国内外科研基金资助20余项,科研成果获中华护理学会、上海护理学会科技奖多项。
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护理学院、澳大利亚JoannaBriggs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护理学院、瑞典隆德大学护理学院及美国杜克大学护理学院建立了深入的学术合作关系,于2011年成为中华医学基金会中国护理网首轮主席单位。
二、历史沿革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成立于1997年12月19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护理学院之一,由原上海医科大学护理学部与上海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合并而成。
原上海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成立于1952年,前身分别为解放前的上海西门妇孺医院协和护士学校、上海红十字第一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和上海中山医院护士学校。1952年经华东卫生部批准,将三所护校合并,并命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护士学校”,在1954年拨款建造护校校址(枫林路305号),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护理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卫生部部属全日制中等学校。1993年被上海市教委认定为上海市A级(优秀)学校,1994年在卫生部部署中专卫(护)校教学管理评估中名列前茅,1995年被评为卫生部“三育人”先进集体。
原上海医科大学护理学部成立于1989年,由原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护理教研室与上海医科大学成人护理教育培训中心合并而成。继1980年开办护理专业大专教育以后,1985年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护理教研室成立,成为全国五所首批恢复本科护理教育的院校之一,1995年开设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基本简介相关信息,更多护士学校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