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点题](http://www.med66.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25/01/14/830898.jpg)
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与机制总结,本篇全了!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护士考试,专门整理如下。
(1)降低心肌耗氧量
β受体阻断药可使心率减慢,心脏舒张期延长;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少心脏作功,降低心肌耗氧量,这是此类药物抗心绞痛作用的主要机制。但β受体阻断药所致的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射血时间延长,心排血不完全,心室容积扩大,又增加了心肌耗氧量,但总体效应仍是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临床常将本类药物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以抵消其副作用,并产生协同作用。
(2)改善缺血区血液供应
β受体阻断药因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使非缺血区血管阻力增高,促使血液流向已代偿性扩张的缺血区,从而增加缺血区血流量。其次,由于减慢心率,心舒张期相对延长,有利于血液从心外膜血管流向易缺血的心内膜区。此外,也可增加缺血区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区灌注量。
(3)改善心肌代谢
心肌缺血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游离脂肪酸(FFA)增多。FFA本身代谢时需消耗大量的氧,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的程度。应用β受体阻断药后,阻断β受体,抑制脂肪分解酶活性,减少心肌FFA的含量,并能改善缺血区心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糖代谢,使心肌耗氧量降低。
(4)增加组织供氧
应用β受体阻断药可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从而增加全身组织包括心脏的供氧。
此外,本类药物尚能抑制缺血时由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血液循环。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精华高频知识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栏目!这里有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政策动态、精华资料及备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