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剂的制备
原料的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凝胶与切胶→干燥与包装。
原料的处理
(l)动物皮类:须经浸泡数日,每天换水一次,若不换水,皮易发酵变臭,挥发性碱性物质含量超标。待皮质柔软后,刮去腐肉、脂肪、筋膜及毛。工厂批量生产可用蛋白分解酶除毛。将皮切成20cm左右的小方块,置滚筒式洗皮机中,加水旋转洗涤适当时间,用清水冲洗去泥砂,再置蒸球中,加2%Na2CO3水或2%皂荚水,用量约为皮重的3倍,加热至皮皱缩卷起,用水冲洗至中性,以除去脂肪及可能存在的驴皮腐败产物,如三甲胺、尸胺、酪胺、色胺、甲基吲哚等小分子碱性含氮物质,降低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消除腥臭气味。
(2)骨角类:用清水浸泡,除去腐肉筋膜,每天换水一次,取出后亦可用皂荚水或碱水洗除油脂,再以水反复冲洗净。对豹骨等,因附筋肉较多,可先将其放入沸水中稍煮捞出,用刀刮净筋肉。角中常有血质,应用水反复冲洗干净。
[煎取胶汁]
煎胶取汁有二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直火煎煮法,因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生产周期长,现已少用。另一种是蒸球加压煎煮法,由于加压煎煮,提高工效30倍,降低煤耗40%,提高出胶率15%,目前工厂普遍采用。
蒸球加压提取工艺,操作关键是控制适宜的压力、时间和水量。以0.08Mpa蒸气压力(表压)为佳。若压力过大,温度过高,胶原蛋白的水解产物氨基酸,可部分发生分解反应,使臭味增加,挥发性盐基氮(又称挥发性碱性总氮)的含量增高。另外,若温度过高,水解时间短,胶原蛋白水解程度受到影响,平均分子量偏高,特性粘数大,凝胶切块时发生粘刀现象;同时,由于胶液中混有较多的大质点颗粒,使胶的网状结构失去均衡性,干燥后易碎裂成不规则小块。为了降低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生产中除了应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煎提蒸气压力和加水量外,应定期减压排气。例如,用蒸球加压煎煮驴皮,以0.08Mpa蒸气压力,每隔1小时排气一次。
[澄清过滤]
每次煎出的胶汁,应趁热用六号筛滤过,否则冷却后粘度增大,滤过困难。粗滤后的胶汁,一般再加0.05%~0.l%的明矾(先用水将其溶解后加入),搅拌后静置数小时,分取上层澄清胶汁,再用板框压滤机滤过,或用蝶片式离心机分得澄清胶汁。
[浓缩胶汁]
将澄清胶汁先用薄膜蒸发去除大部分水分,再移至蒸气夹层锅中,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达1.25左右时,加入豆油,搅匀,再加入糖,搅拌使全部溶解,继续浓缩至“挂旗”时,在强力搅拌下加入黄酒,此时锅底产生大气泡,俗称“发锅”,待胶液无水蒸气逸出时即可出锅。
浓缩是使胶原蛋白继续水解和进一步除去杂质的过程。随着胶原蛋白的逐渐水解,颗粒质点变小,分子量变小,疏水性成分与亲水性成分也逐步分离,且混悬于胶液中。由于浓缩时水分不断蒸发,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增大,离子的电性可中和疏水胶体粒子的电性,使其聚合成疏松的粒子团,相对密度较小而上浮。浓缩过程应不断打沫,就是除去此类水不溶性杂质,以提高胶剂的质量。
[凝胶与切胶]
胶液浓缩至适宜的程度后,趁热倾入已涂有少量麻油的凝胶盘内,置空调室内,调节室温为8~12℃左右,约经12~24小时,胶液即凝成胶块,此过程称为胶凝,所得到的固体胶称凝胶,俗称胶坨。用自动切胶机将凝胶切成一定规格的小片,此过程俗称“开片”。
[干燥与包装]
胶片切成后,置于有空调防尘设备的晾胶室内,摊放在晾胶床上,也可分层摊放在竹帘上,使其在微风阴凉的条件下干燥。一般每隔3~5天将胶片翻动一次,使两面水分均匀散发,以免成品发生弯曲现象。数日后,该胶片干燥至一定程度,便装入木箱内,密闭闷之,使内部水分向胶片表面扩散,此操作称为“闷胶”,亦称“伏胶”。约3天后,将胶片取出,再放到竹帘上晾之。数日后,又将胶片置木箱中闷胶2~3天,如此反复操作2~3次,即可达到干燥的目的。目前晾胶车间多采用空调制冷技术,也有的用烘房设备通风晾胶。
胶片充分干燥后,在紫外线无菌车间包装。包装前,用酒精微湿的布或新沸过60℃左右的水微湿的布拭胶片表面,使之光泽。然后再晾至表面干燥,用紫外线消毒,再用朱砂或金箔印上品名,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