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30日 19:00-21:00
详情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人体外感六淫伏于体内不即刻发病,过后方发之病称为伏气病;所伏之邪称为伏邪或伏气;阐述伏气病的理论即称为伏气理论或伏气学说。按病因学分类,伏气病属外感范畴,因其感而不发,过后方发,故与普通外感病又有所不同。笔者曾对其发病特征、传变规律、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过探讨。[1]为了更深入研究伏气学说,现就其历史源流进行简略追述。
伏气学说的历史起源
《内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学专著。它奠定了许多的理论基础。许多中医的基本理论都源于此。伏气学说也是如此,最早即起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云:“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有同样的论述。文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伏气一词,但却明确地说明了四时所感风寒暑湿之邪可潜伏于体内,不即刻发病,过一季后方发病。后世发展的许多伏气理论都以此为据。
据现存医籍所载,最早明确提出伏气病这一概念的是东汉的张仲景。他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曰:“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仲景所言“伏气之病”,是否与《内经》所指一致,纵观本段论述之前后,甚至整篇《伤寒论》包括《金匮要略》也无片言相关解释。一方面可能是仲景对伏气病尚无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推测,在仲景之前,《内经》成书之后,可能已经有人对伏气一词的概念作过解释。因此,仲景在此无需详述。无论如何,后人所用的伏气病一词与《内经》中对伏气病的描述是相一致的。
《内经》和《伤寒论》均是中医发展历史上较早期的经典著作,因此,伏气理论不仅是中医发展史上较早期的,而且也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基本理论之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伏气温病学说的形成
从东汉以后,中医外感的临床理论一直是由《伤寒论》占主导地位,医学界将张仲景奉为至尊,许多医学家认为《伤寒论》的每字每句都是真言不可违背。随着对外感热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医学家逐渐认识到在外感热病中还存在着与伤寒完全不同的一种疾病,这就是温病。但是在病因方面仍然摆脱不了伤寒的影响,认为温病也是感受寒邪而发。但伤寒又如何引发温病?于是有的医学家便用伏气理论来做解释。晋代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例》中曰:“冬令严寒……中而即病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触寒所至,非时行之气也。”王叔和结合《内经》和《伤寒论》的理论,用伏气学说既解释了温病的病因,又不违《伤寒论》的旨义,为伏气温病的形成打下基础,因此,后人尊王叔和为伏气温病的创始人。伏气温病也就从此萌发,实质上这是在《伤寒论》理论统辖下的温病。
到宋代,医界对伏气温病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是对病因的认识。朱肱在《伤寒类证活人书》中指出:“伏寒化温而发病,实必感受时令之气。”开始认识到“时令之气”在温病中的作用。元代医学家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较系统地描述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从概念、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上把温病与伤寒区别开来。但在病因上仍认为是“伏热”引起,仍属伏气温病。
明清时期是伏气温病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医学家戴思恭在其所著的《证治要诀》中,明确地把温病分为三型,一是伏气温病,二是新感温病,三是伏气更兼新感。从此以后,便是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并存,相互弥补的时期。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许多伏气温病的医案。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伏气温病更是详加论述。详细地举出发病的原因、病机、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王孟英在其所著的《温热经纬》中,专门有“三时伏气外感篇”,对叶天士有关伏气理论列专篇加以阐述。总之,在这一时期伏气温病已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并且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随着伏气温病学说的发展,伏气理论本身也有很大的发展。关于伏邪的性质,虽然《内经》中已有风寒暑湿均可内伏,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伤寒论》的影响仍以寒邪为主。正如王叔和所言之“寒毒”,后来王安道又提出“伏热”、叶天士又提出“伏暑”等。关于伏邪的部位,王叔和提出“寒毒藏于肌肤”。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又提出“邪伏膜原”。关于伏气温病引起的疾病主要有风温、温热、温毒、伏暑等。在《临证指南医案》、《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书,对这些病的临床特征、病机及治疗都有详细的论述。自从朱肱提出“时令之气”后,便渐渐认清了伏邪与时令之气的相互作用。
总之,伏气学说对于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伏气温病的发展,伏气学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温病以外的伏气理论的发展
早在《内经》中已经提出了四季之风寒暑湿皆可伏而不发成为伏邪,但并未引起医学家们的注意。在东汉至明朝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伏气理论只是用于解释温病,而温病以外的伏气理论几乎没有提及。到了清朝,随着伏气理论的不断发展,才逐渐扩展到温病以外的外感疾病。清代叶子雨在《伏气解》一书中指出:“伏气之为病,六淫皆可,岂仅一端。”最突出的属清代刘吉人所著的《伏邪新书》,书中对伏邪的概念作了更加扩展的解释,曰:“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还说:“夫伏气有伏燥、有伏寒、有伏风、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这样就大大地扩大伏气学说的范围。书中对每种伏邪发病特征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列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与《伤寒论》相似,刘吉人也是按六经来叙述病情。本书无论是在伏气理论方面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叶子雨的《伏气解》一书,重点强调了两方面:一是伏邪发病与人体阴阳的关系,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感阳则阴病,感阴则阳病。”二是伏邪与五脏的关系,认为五脏皆有伏邪,详细论述了五脏伏邪的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清·田云搓所撰的《伏阴论》专门论述了“春夏感受寒湿阴邪,不即为病,伏于肺脾肾三经孙络,乘人阴气内盛之时,遂从阴化而发”之病。清·雷丰所著《时病论》则是对《内经》中有关伏气的理论加以逐条阐发,把《内经》中的伏气论述与当时的实践及理论予以有机的结合。清·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即是伏火》对伏火进行了专门论述。认为“凡伏气温热皆是伏火”。另外还有柳宝诒的《温热逢源》,认为伏邪的部位主要在肾,曰:“寒邪之内伏者,必因肾气之虚而入,故其伏也每在少阴。”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又强调了“邪伏膜原”,曰:“伏温内发,新寒外束,有实有虚,实邪多发于少阳膜原,虚邪多发于少阴血分阴分。”张锡纯则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又提出了“邪伏于三焦脂膜之中”。
总之,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不仅伏气温病的理论得到继续发展,更主要的是伏气温病以外的伏气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丰富。首先是伏气病的范围的广大,由伏气温病扩大到所有外感六淫;从“感而不发,过后方发”扩展到感而已发,后隐伏复发。其次是伏气理论与六淫、六经、脏腑、阴阳、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的结合,使伏气学说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再次是伏气理论的临床实践,不仅产生了许多伏气温病的具体病名,而且有了许多的温病以外的病名,如《伏气解》中列举的:消渴、疟疾、痿证、痹证、泄泻,《伏邪新书》中列举的奔豚气、哮喘、癫厥、鹤膝风、阴癣等,诸症均有具体的治疗方药。至此,伏气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完整体系或学说。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现代医学的许多病,从病因和临床特征方面与伏气病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部分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乙脑、流感;过敏性疾病:荨麻疹、过敏性紫癫、过敏性哮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病、类风关、红斑狼疮、肾炎、Ⅰ型糖尿病;部分慢性炎症:呼吸道、泌尿道的慢性炎症、病毒性肝炎。运用伏气学说对这些病进行研究,或许对这些病的中医治疗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雨田,等。中国医药学报1998;13(3):58。
11月30日 19:00-21:00
详情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