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张钰琪 9月13日 20:00-22:00
详情秦枫 06月14日 19:00-21:00
详情口腔颌面部的皮肤窦道(皮瘘)与相应部位的患牙有着密切关系,但由于患者及基层医院非口腔专业医师不一定认识这点,以免贻误病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失。笔者总结了16例口腔颌面部皮瘘误诊误治情况,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12~55岁,其中30岁以下12例占75%.前牙10例,上下颌各5例,后牙6例,均在下颌。误诊时间最短2月,最长达6年。
皮瘘临床情况见表1.
表1皮瘘临床情况
皮瘘部位 牙位 病因 例数
鼻前庭 上中切牙 慢性尖周炎 2
鼻翼旁 上尖牙 慢性尖周炎 1
内眦部 上尖牙 慢性尖周炎 1
颏部 下切牙、尖牙 慢性尖周炎 2
颏下部 下中切牙 慢性尖周炎 1
面颊部 下尖牙 慢性尖周炎 1
下第一、三磨牙 慢性尖周炎及残根 1
颌下部 下前磨牙 慢性尖周炎 1
下一、二、三磨牙 慢性尖周炎及冠周炎 6
1.3 误诊误治情况误诊为皮脂腺囊肿3例,鼻疖肿感染2例,颌骨结核、结核性淋巴结炎2例,化脓性淋巴结炎2例,下颌骨骨髓炎5例,颌面部感染2例。
误治情况:皮肤窦道多次进行切开排脓和刮治肉芽组织、局部换药,多次注射抗结核药物及静脉点滴抗感染治疗。有的抗结核治疗达5个月以上,有的作全身检查结核病灶。其中4例患者还住院治疗。
1.4 与颌面部皮瘘有关的患牙情况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尖周炎12例,阻生齿引起冠周炎2例,残根2例。在尖周病变中,5例患牙已充填,X线片显示:充填物已达髓室4例,其中4例患牙已作根管充填,但有的欠填太多,后磨牙中有的根管遗漏,导致慢性尖周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结果
16例颌面部皮瘘均与相应部位的牙病有关,12例慢性尖周炎;经过认真地根管治疗,一般术后2周皮瘘处分泌物减少,术后1月皮瘘初步闭合,半年皮瘘完全愈合,术后1~2年根尖病变愈合。另4例拔除残根及阻生牙,刮治拔牙伤口及皮瘘,1~2月皮瘘愈合。
3.典型病例介绍
王某,男,40岁,下颌体部反复流脓5年余,曾诊断为皮肤结核,抗结核治疗,口服三联抗结核药物3个月,停药后1月,下颌体部又出现流脓,曾多次切开排脓,外敷药物,半年前又在外院五官科作病变切除,术后1周又流脓,到我院就诊。检查:左侧下颌体部可见1.8cm×2cm伤疤,中间有一个窦道,可见肉芽组织,轻压有脓性分泌物流出,┍6无龋坏,变色,叩诊(一),X线显示根尖有0.4cm×0.4cm稀疏区。建议┍6根管治疗术。即制洞开髓,有臭味,清理扩大根管,封FC棉球消毒,1周复诊,皮瘘处脓量减少,比塔派克糊剂常规根充。1月复诊,颏部皮瘘已闭合。1年复诊,颏部皮瘘愈合,X线示根尖正常。
4.讨论
4.1 颌面部出现皮肤窦道时,一定要考虑到是否与相应部位的牙病有关。牙源性皮瘘多见于青年人,本组30岁以下病例占75%。有人统计颌面部窦道来源于感染的占60%,肿瘤7%,创伤5%,胚胎及其它占28%,其中感染来源于牙齿的占80%。慢性根尖周炎是引起颌面部皮瘘的常见原因。因牙位不同,所形成皮瘘的位置也不同。上颌切牙根尖位于鼻底部,有时在鼻前庭部位出现窦道。上颌尖牙牙根位于眶下孔下方即尖牙凹,尖牙感染可引起鼻翼旁或内眦部皮瘘。但上颌前磨牙及磨牙很少出现皮瘘,可能是前磨牙及磨牙根尖与上颌窦的下壁距离很近,骨质薄,牙源性感染容易由根尖蔓延至上颌窦引起上颌窦化脓性炎症。而磨牙颊根短,颊沟深,根尖感染形成粘膜窦道。下颌骨是牙源性感染的好发部位,下颌前牙多见颏瘘及颏下瘘,下颌后牙多见面颊瘘和颌下皮瘘,颌下瘘占皮瘘总数38.9%。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2 颌面部皮瘘的鉴别诊断很重要,一般牙源性皮瘘,窦道处有脓性分泌物,时通时闭,皮瘘相对处口内能找到病变牙,牙髓无活力。从皮瘘处插入牙胶尖或长探针拍摄X片,可见插入物到达患牙根尖处,周围有骨质破坏和吸收阴影。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从皮瘘处可探到粗糙的骨面,有反复发作史,X线片示颌骨呈不规则的破坏和增生,有时有死骨形成。结核性皮瘘多见于颈部,伴有多个淋巴结肿大,有结核病史,发病缓慢,局部组织呈弥散性肿胀,皮瘘处分泌物呈灰白色,可有全身症状,涂片及培养能查到结核杆菌。如果皮瘘处分泌物呈豆腐渣样或血样,需认真检查,必要时作活检。
4.3 牙源性皮瘘的治疗,关键是去除病因。对患牙必须进行彻底的根管治疗,冲洗液最好能加压冲洗,使冲洗液能通过皮瘘处效果更好。皮肤窦道不需要外科刮治,肉芽组织也不需要切除,可随尖周病变愈合而封闭。冠周炎、残根引起皮肤窦道,拔除患牙并刮治牙槽窝后,皮瘘可愈合。患牙不进行认真地根管治疗,只作肉芽组织切除、皮瘘或根尖刮治窦道是不会完全愈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