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
A.b无统计学意义
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C.b有统计学意义
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
E.a有统计学意义
【答案】C
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
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
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
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
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
【答案】B
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
A.P=1
B.P=0
C.P=-0.5
D.0≤P≤1
E.-0.5
【答案】D
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答案】C
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
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
A.配对t检验
B.成组t检验
C.成组秩和检验
D.配对秩和检验
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
【答案】A
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
A.T值越大P值越小
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
C.P值与T值毫无联系
D.T值越小P值越小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
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
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
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
D.两样本方差相等
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答案】B
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A.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
B.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升高
C.不清楚哪一组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有变化
D.已知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高于普通肺炎
E.两组白细胞计数值的总体方差不相等
【答案】D
9.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______.
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
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
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
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10.比较两个率时,不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______.
A.内部构成不同
B.内部构成相同
C.未知各年龄别人口数
D.缺乏各年龄别死亡人数
E.不易寻找标准人口构成
【答案】B
11.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作χ2检验不必校正______.
A.T>1且n>40
B.T>5或n>40
C.T>5且n>40
D.1 E.T>5且n<40 【答案】C 12.欲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孰优孰劣,最好选择______. A.t检验 B.方差分析 C.χ2检验 D.秩和检验 E.u检验 【答案】D 1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答案】C 14.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_____. 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 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 C.调查设计可随机分组 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15.在下述抽样调查方法中,在样本量相同的前提下,抽样误差最小的是_____.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整群抽样 【答案】C 16.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 A.有相关关系 B.无任何关系 C.无直线相关关系 D.无因果关系 E.有伴随关系 【答案】C 17.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这种对照属于______.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相互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 【答案】B 18.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0,0,7,14,32,40,对照组的观察值为0,1,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______. A.2,3;1 B.1.5,1.5;3 C.2,2;2 D.2.5,2.5;1 E.不参加编秩 【答案】C 19.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两组样本例数相等),如果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______. A.两组秩和相等 B.两组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C.两组秩和相差很大 D.两组秩和相差一般不会很大 E.两组秩和的差值相等 【答案】D 20.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得到回归系数为-0.30,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说明______. A.X对Y的影响占Y变异的30% B.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30% C.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0.30个单位 D.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30% E.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0.30个单位 【答案】C 二、多选题 在A、B、C、D和E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 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________. A.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B.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C.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 D.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2.样本率与总体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可用________. A.四格表确切概率法计算 B.四格表χ2检验 C.不能检验 D.由样本率制定总体率的可信区间来判断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3.关于多重线性相关与回归说法错误的有________. A.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时资料需满足LINE条件 B.确定系数是复相关系数的平方 C.进入方程的变量数目越多,复相关系数越大 D.在选择变量时通常采用逐步引入-剔除法 E.复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与部分(偏)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等价 【答案】E 4.以下抽样方法中,属于系统抽样的是________. A.分别从20名男生和32名女生中抽出5名男生和8名女生 B.52名学生编号1——52,凡编号末位数为1,4,7的同学被抽取 C.全班有四个学习小组,随机抽取其中1组 D.每名学生抽一张扑克牌,凡抽到黑桃的被选取 E.查52个随机数,顺序给予52名同学,凡随机数可被4整除的被抽取 【答案】B 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抽样误差最大的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E.四种方法相同 【答案】D 6.为了反映某地区5年期间膀胱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7.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入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这两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最佳的指标是________. A.变异系数 B.全距 C.方差或标准差 D.偏度系数 E.四分位数间距 【答案】A 8.在关于健康人空腹血糖水平的某专项调查研究中,限定被研究的个体为年龄界于40~45岁的男性,并除外个体糖尿病史和IGT异常,作上述限定的目的在于保证研究总体的________. A.重复性 B.变异度 C.同质性 D.特异性 E.灵敏性 【答案】C 9.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下述错误的叙述是________. A.参数数目不同 B.t分布中的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曲线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C.为单峰分布 D.对称轴位置在0 E.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相同 【答案】E 10.抽样调查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应调查足够的人数,是因为________. A.学生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变异程度大 B.现在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 C.现在学生人数增多 D.对学生不宜采用配对调查 E.学生难于配合检查 【答案】A 11.对两个数值变量同时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结果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___. A.回归系数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B.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 C.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 D.不能肯定回归系数有无统计学意义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2.设配对资料的变量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是________. A.把x1和x2混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B.把x1和x2混合从小到大编秩 C.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 D.把x1和x2的差数从小到大编秩 E.把x1和x2的差数的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答案】E 13.作某疫苗的效果观察欲用"双盲"试验,所谓"双盲"即________. A.试验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 B.观察者和实验对象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C.观察者和实验对象都不知道谁接受疫苗,谁接受安慰剂 D.实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谁是观察者 E.两组实验对象都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答案】C 三、问答题 1.简述相关分析的步骤。 答:可绘制散点,发现有直线趋势,进而计算相关系数r,以描述两变量的线性关系。 2.简述两组比较的四格表资料χ2检验的条件。 答:当n>40,且所有T≥5时,用χ2检验的基本公式或四格表专用公式。 当n>40,但有1 若n≤40,或T≤1时,需用确切概率计算法。 3.举例说明对合计率标准化的基本思想。 答:两人群发病率、死亡率、出生率、病死率等的比较,常考虑人群性别、年龄等构成的影响,需对率进行标准化。率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人口构成,以消除人口构成不同对人群总率的影响,使算得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 4.欲研究广州市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糖情况,在广州市随机抽取了200名正常成年男子进行调查,以此为例说明(叙述)同质、变异、变量、变量值、总体与样本这几个概念。 答:同质是指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如本例中广州市、正常成年、男子等几个特征;这些同质个体的全部就构成了总体;每个个体间的差异如身高、血糖值不同就是变异;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个体组成一个样本,如本例中的200人;他们的测量指标是变量,如血糖;每个个体的测量值叫变量值,如张三的血糖值。 5.举例说明变异系数适用于哪两种形式的资料,作变异程度的比较? 答:(1)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的比较。例如,欲比较身高和体重何者变异度大,由于度量衡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而应用变异系数比较。 (2)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例如,3岁儿童与20岁成年人身高差异的比较。 6.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名,结果如下: 甲法 乙法 + - 合计 + 40 32 72 - 20 28 48 合计 60 60 120 试解释表中数字32,20的意义。对该资料,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统计分析?(不必计算) 答:32为甲法检查为阳性而乙法检查为阴性,20为甲法检查为阴性而乙法检查为阳性。可以进行配对设计下两组频数分布的χ2检验和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7.举例简要说明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 答: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为将每个区组的数据由小到大分别编秩,遇相同数据取平均秩次,按处理因素求秩和。 8.某地有5000名六年级小学生,欲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他们的平均身高。请简述可以采用的抽样方法之一及抽样步骤。 答:根据α、β、γ和σ求出样本例数N,按生长环境进行分层,如城镇,农村。每层内再按性别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或按学生班级整群抽样。 9.简述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答:(1)构成比与率应用时不能相互混淆。 (2)样本含量太小时,不宜计算相对数 (3)对各组观察例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 (4)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20.估计样本例数的意义何在?需要确定哪些前提条件? 答:样本含量估计充分反映了"重复"的基本原则,过小过大都有其弊端。 样本含量过小,所得指标不稳定,用以推断总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差;检验的功效低,应有的差别不能显示出来,难以获得正确的研究结果,结论也缺乏充分的依据。 样本含量过大,会增加实际工作的困难,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可能引入更多的混杂因素,从而影响数据的质量。 实验所需的样本含量取决于以下4个因素: (1)假设检验的第Ⅰ类错误的概率α (2)假设检验的第Ⅱ类错误的概率β (3)容许误差δ (4)总体标准差σ或总体概率π 四、计算题 1.调查某市1999年市区400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得均数为3.00kg,标准差为0.50 kg;出生身长均数50cm,标准差为3cm; 试问:1)该研究的总体、样本各是什么? 2)身长和体重何者变异大?抽样误差各为多大? 3)该市市区95%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在什么范围之内? 4)该市市区的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平均水平在什么范围之内? 5)过去该市区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90kg,问现在出生体重有无变化? 答:1)总体:某市1999年市区新生儿、样本:某市1999年市区400名新生儿 2)求身高、体重的均数,标准差,标准误。 3)求正常值范围 4)求可信区间 5)样本与总体均数=2.9的t检验 2.分别对8名未患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和9名患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进行空腹葡萄糖测试,结果见下表。问两类孕妇的葡萄糖耐受能力是否不同? 表两组孕妇葡萄糖耐受水平的测试结果(mmol/L) 未患妊娠合并症组 2.50 1.60 1.70 3.00 0.40 4.50 4.60 2.50 患有妊娠合并症组 3.70 6.50 5.00 5.20 0.80 0.20 0.60 3.40 6.60 如何对该资料做统计分析?请写出详细的分析计划(不用做具体计算)。 答:成组资料的t检验 3.在缺氧条件下,A组5只猫与B组10只兔的生存时间(分钟,非正态)如下,试作统计分析并写出统计报告。 猫 25 34 44 46 46 兔 15 15 16 17 19 21 21 23 25 27 答:完全随机化设计两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4.对于当前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有人做了每日感染人数与口罩售出量的相关分析,结果相关系数为0.65,P<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是否可以认为口罩售出越多,感染人数越多?该如何正确解释结果? 答:卫生预防知识提高 5.用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检查13名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抗体滴度,结果如下, 1:201:201:801:801:3201:3201:3201:1601:1601:801:801:401:40 欲对此资料作统计描述,请列出分析方法和步骤,及其理由(不要求计算结果)。 答:变换lg1/2(10X)后:1、1、3、3、5、5、5、4、4、3、3、2、2或直接用几何均数 <来源于网缉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