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肛瘘(anal fistula)(1)

2008-10-05 14:07 医学教育网
|

  概述

  肛瘘(anal fistula)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反复发作,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病因
    肛瘘多为一般化脓性感染所致,多数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少数为特异性感染,由结核、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等引起。

  有人推测性激素的影响是肛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青春期,人体自身的性激素开始活跃,随即一部分皮脂腺,特别是肛腺开始发育增殖,男青年较女性增生明显。由于肛腺分泌旺盛,若加上肛腺排泄不畅或肛腺管阻滞,则易感染引起肛腺炎,这可解释男性青壮年为何肛瘘发病率较高。而女性肛管导管较直,不如男性弯曲,分泌物不易淤积,所以女性肛瘘发病率较低。人到老年,与其他皮脂腺普通萎缩的同时,肛腺也随之萎缩,故老年人肛瘘少见。

  病理改变
    肛瘘有内口、瘘管、支管和继发性外口。内口即感染源的入口,90%为原发性,多在肛窦内及其附近,其中80%在后正中线的两侧多见,但也可在直肠下部或肛管的任何部位。继发性内口多为医源性,如探针检查或手术操作不当造成。也有少数由于脓肿向直肠肛管内破溃引起。瘘管有直有弯,少数有分支。外口即脓肿溃破处或切开引流的部位,多位于肛管周围皮肤外,由于感染、粪便不断经内口进入管道引起炎症反应,加之管道迂曲行走于内、外括约肌附近,管壁由纤维组织构成,管内有肉芽组织,故经久不愈。

  一般单纯性肛瘘只有一个内口和一个外口,这类最多见。若外口暂时封闭,局部引流不畅,则又逐渐发生红肿,再将形成脓肿,封闭的外口可再穿破或在其他处形成另一外口。如此反复发作,便病变范围扩大或有时造成几个外口,与内口相通,这种肛瘘称为复杂性肛瘘,即有一个内口与多个外口。但有人认为,复杂性肛瘘不应以外口的多少划分,而是指主要管道累及肛管直肠环或环以上者。虽然这种肛瘘只有一个外口及一个内口,但治疗比较复杂,故称为复杂性肛瘘。相反,有时肛瘘虽有多个外口,但治疗并不复杂。

  分类
    一、按瘘管位置高低分类
    1、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可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一个瘘管)和低位复杂性肛瘘(有多个瘘管和瘘口)。

  2、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可分为高位单纯性肛瘘(只有一个瘘管)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有多个瘘管和瘘口)。

  二、按肛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将肛瘘分为4类。

  1.括约肌间肛瘘多为低位肛瘘,最常见,约占70%,为肛管周围脓肿的后果。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约3~5cm.少数瘘管向上,在直肠环肌和纵肌之间形成盲端或穿入直肠形成高位括约肌间瘘。

  2.经括约肌肛瘘可以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约占25%,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外口常有数个,并有支管互相沟通。外口距肛缘较近,约5cm左右,少数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到直肠旁结缔组织内,形成骨盆直肠瘘。

  3.括约肌上肛瘘为高位肛瘘,少见,占5%.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后向下至坐骨直肠窝穿透皮肤。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故治疗较困难,常需分期手术。

  4.括约肌外肛瘘最少见,占1%,为骨盆直肠脓肿合并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肛提肌直接与直肠相通。这种肛瘘常由于克隆病、肠癌或外伤所致,治疗要注意其原发病灶。以上分类在高低位方面较细致,有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

  如肛管左右侧均有外口,应考虑为“蹄铁型”肛瘘。这是一种特殊型的贯通括约肌肛瘘,也是一种高位弯型肛瘘,瘘管围绕肛管,由一侧坐骨直肠窝通到对侧,成为半环型,如蹄铁状故名。在齿线附近有一内口,而外口数目可多个,分散在肛管左右两侧,其中有许多支管,向周围蔓延。蹄铁型肛瘘又分为前蹄铁型和后蹄铁型两种。后者多见,因肛管后部组织比前部疏松,感染容易蔓延。

  临床表现

  一、症状肛瘘常有肛周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的病史,此后伤口经久不愈,成为肛瘘外口。主要症状是反复自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污染内裤;有时脓液刺激肛周皮肤,有瘙痒、肛门部潮湿感,或有湿疹形成。若外口暂时封闭,脓液积存,局部呈红肿,胀痛,同时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封闭的外口可再穿破,或在附近穿破形成另一新外口,如此反复发作,可形成多个外口,相互沟通。如瘘管引流通畅,则局部无疼痛,仅有轻微发胀不适,病人常不介意。

  二、体征外口呈乳头状突起或肉芽组织的隆起,压之有少量脓液或血性分泌物流出,低位肛瘘常只有一个外口,若瘘管位置较浅,可在皮下摸到一硬索条,自外口通向肛管。高位肛瘘位置常较深,不易摸到瘘管,但外口常有多个。由于分泌物的刺激,肛周皮肤常增厚及发红。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肛瘘的外口与内口的部位Goodsall规律:在肛门中点划一横线,若肛瘘外口在此线前方,瘘管常呈直线走向肛管,且内口位于外口的相应位置;若外口在横线后方,瘘管常呈弯型,且内口多在肛管后正中处。

  二、直肠指诊在内口处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样或索样瘘管。

  三、肛镜检查内口充血、水肿、凹陷或有脓液流出。探针检查由外口探入内口,另一手食指在肛内以助确定内口部位,只在治疗中应用,一般不能作为诊断用,防止穿破瘘管壁,造成假内口。

  四、染色法检查肛内放置一块白纱布,自外口注入美兰溶液1-2ml,观察填入纱布的颜色,以判断内口位置。

  五、X线造影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照相可见瘘管分布,可了解瘘管行经途径及内口数目、位置。多用于高位肛瘘及蹄铁形肛瘘。

  诊断
    1、有肛周感染、脓肿病史。肛门周围皮肤伤口反复流脓或红肿、破溃,经久不愈。

  2、肛门周围皮肤有外口,经探针检查或染色法可发现内口,必要时作X线瘘管造影。

  3、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瘘管性质。

  鉴别诊断
    一、化脓性汗腺炎其病变在皮下、皮肤组织。窦道与肛管不相通。

  二、骶尾部囊肿病程较长或为先天性疾病。常有尾部胀痛,瘘口多在尾骨附近,距肛缘远。瘘口内馅,不易愈合。探针可探及骶前一较大囊腔,不与直肠肛管相通。X线肠道和囊肿造影、组织病理检查可帮助鉴别诊断。

  三、肛管直肠癌癌肿晚期,可破溃形成瘘管。其特点是肿块坚硬,呈菜花状,溃疡深大,分泌物恶臭,局部持续剧痛。组织病理检查可鉴别。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