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1:00
详情一 、骨络学说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骨络即骨中的络脉。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由经络相连。通过经络运送气血、传输信息、协调功能、传变疾病。经络分经脉和络脉,多分布于肌肤、腠理、脏腑之间,而骨络由腠理、肌肤之间延伸而来,经骨中孔道,输布于骨间,在骨间演变成骨中孙络。骨络与其它络脉相比有以下特点:①位置深在。骨络循行、布输于骨内骨间,穿行于骨髓、骨质、骨膜,其位置深在而隐蔽。②缺乏交通。骨中络脉有其相对固定的分布范围,相互之间络属不象肌间的经络那么丰富,一旦损伤,就易引起所分布范围的骨质缺乏营养而变性,尤其是位于股骨头、胫骨中下1/3处、腕舟状骨及距骨中的骨络更是如此。这也就是该处容易发生骨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根本原因;③气血涩少。骨中络脉因其位置深在,穿行于骨孔之间,容易碍气阻血,因此,骨中络脉气血容易运行不畅,而象股骨头处的“络脉不丰”,“气血罕少”,更易致血涩气少,一旦再有影响其气血运行的因素,如伤后骨络受损,湿热郁阻、痰湿阻络,均可引起骨中络脉不通,气血不至 筋骨失却濡养而坏死。骨络与其它经络一样,担负着输运气血,传导信息,协调功能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骨的生长、发育、修复一方面和肝肾精血的盛衰有关,肝肾充实,精血充足,则筋骨发育强壮,修复迅速,功能良好;反之,肝肾虚衰,精血不足,则筋骨发育迟缓,修复缓慢,功能欠佳;另一方面,骨中络脉及其状况对骨的生长发育、修复也有密切关系。骨络畅通,气血旺盛,则筋骨不易受损,损伤后也易于修复,若骨络不通,气血罕少,则筋骨易于损伤,伤后也难于修复。在临床上股骨头、颈、胫骨中下1/3、距骨、腕舟状骨等处的骨络不丰,易于不通,故伤后易于发生骨折不愈合和骨坏死,而股骨干、躯干骨骨络丰富而畅通,伤后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和骨坏死。
二、股骨头坏死与骨络学说有何联系
股骨头死的发生原因有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类,其最终结果是动脉不通和静脉瘀阻,从而引起骨内压增高,骨缺血,坏死。从中医角度讲,股骨头坏死多由寒客经脉,气滞血瘀,痰湿凝结,肝肾不足而致,其最终的病机均是骨中络脉的不通,气血不能畅行,筋骨失运正常的濡养而坏死。加之股骨头部“络脉不丰”“气血罕少”,有引起络脉不通的内在因素,因此易于发生骨坏死。在治疗骨头坏死方面,若着眼于骨中络脉的调理,以透骨通络为总治则或配用散寒通络,或配用豁痰化湿,或配用理气化瘀,或配用益肾壮骨等,最终可达到骨络通,气血至,筋骨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