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口腔执业医师 > 其他信息

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疗效观察

2007-07-20 15:29 医学教育网
|

  应用诺酮类第三代抗菌氧氟沙星(OFLX)和抗厌氧菌的基咪唑类药甲吸唑(MFC)治疗牙周炎,随机分为甲硝唑治疗组、氧氟沙星治疗组、甲硝唑和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牙周袋内局部给药方式治疗,并观察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门诊就诊的成人牙周炎患者40例(108牙),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8—62岁。氧氟沙星治疗组(O组)10例(28牙),甲硝唑治疗组(M组)10例(26牙),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组(O-M组)10例(30牙),对照组(A组)10例(24牙),所有患者均为中、重度周炎,表现为牙龈充血、水肿、溢脓、牙齿有同同程度的松动,牙周炎深度≥4mm,无全身其它疾病,6个月内未做过牙周治疗,初诊时采取双盲法随机分组治疗。

  1.2给药方法所有对象每日给药一次,共6d,每次先用0.9%生理盐水冲洗1次,O组用0.4%氧氟沙星吸入注射器连接弯针头行牙周袋冲洗,M组用0.16%甲硝唑液吸入注射器连接弯针头行牙周袋冲洗,O-M组用0.4%氧氟沙星液与0.16%甲硝唑液等量混合冲洗,A组有0.9%生理盐水冲洗。

  1.3临床牙周病指数(CPDI)及牙周袋细菌学对比观察

  1.3.1CPDI的观察,选择符合要求的初诊患者后,做全面或局部牙周的系统检查记录,做牙周洁治术,给予口腔卫生指导,治疗结束后再做一次牙周系统检查并记录,包括龈炎指数(GI),龈出血指数(GBI),菌斑指数(PLI),牙周炎深度(PD),牙松动(M),实验结果行t检验。

  1.3.2牙周袋内细菌比观察,治疗开始及结束时各取龈下菌斑涂片,用消毒匙形器伸入袋内底部紧贴牙面冠方刮出龈下菌边,立即置于滴有2%刚果红液的干净载玻片上,自然干燥,用浓盐酸熏涂片约1min后在油镜下观察计数,随机计数100个细菌,按细菌形态分为球菌、螺旋体。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临床效结果(见表1-3)表1显示:O组治疗前后牙周炎指数较A组明显改善,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M项有显著差异(P<0.05)。

  表1O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P值

  OAOA

  CI2.762.671.142.59<0.01

  GBI3.983.891.663.85<0.01

  PD6.646.584.326.51<0.01

  PLI3.723.821.363.60<0.01

  M1.481.400.981.38<0.05

  表2显示:0-M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程序明显优于O组,GI、GBI、PD、M有显著性差异(P<0.05),PLI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表2O组与O-M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观察()

  治疗前治疗后P值

  OAOA

  CI2.762.801.140.73<0.05

  GBI3.983.741.660.84<0.05

  PD6.646.584.322.60<0.05

  PLI3.723.661.361.08<0.01

  M1.481.500.980.72<0.05

  表3结果表明:O-M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改善明显优于M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PLI项有极显著差异(P<0.01)

  表3M治疗组与O-M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观察()

  治疗前治疗后P值

  OAOA

  CI2.682.801.080.73<0.05

  GBI3.883.741.060.84<0.05

  PD6.586.583.122.60<0.05

  PLI3.823.663.201.08<0.01

  M1.421.501.040.72<0.05

  2.2龈下菌斑微生物组成的变化(见表4)表4可见,O组治疗前后球菌由38.6%升到60.5%,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螺旋体由29.3%下降至22.42%,有显著性差异(P<0.05),M组治疗前后球菌由34.62%升到48.72%,有显著性差异(P<0.05),螺旋体由26.42%下降至8.4%,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O-M组治疗前后球菌由32.13%升至68.93%,螺旋体由31.83%下降至7.93%,都有极显著差异。

  表4治疗组治疗前后牙周而复始袋内细菌变化

  组别C0(%)P值S(%)P值

  O治疗前38.6±17.32<0.0129.30±13.68<0.05

  治疗后60.50±16.2620.42±12.36

  M治疗前34.62±9.76<0.0526.62±12.56<0.01

  治疗后48.72±14.528.47±3.62

  O-M治疗前32.13±13.74<0.0131.83±11.64<0.01

  治疗后69.93±17.427.93±2.84

  注:CO球菌S螺旋体

  3讨论

  3.1氧氟沙星用牙周炎的理论依据及临床疗效评价氧氟沙星作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使DNA形成超螺旋酶称为DNA回旋酶,喹诺酮类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它们对细菌显示选择性毒性。当前,一些细菌对许多抗生素的耐药性可因质粒传导而广泛传布。本类药物则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1].本文结果表明,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局部给氧氟沙星6d后,与对照组比较,牙周各项指数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临床表明,氧氟沙星局部给药能有效抑制牙周组织症。

  3.2有关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使用对牙周炎临床评价氧氟沙星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2].甲硝唑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厌氧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国内多数学者用甲硝唑治疗牙周炎效果满意,本文甲硝唑治疗前后牙周袋内细菌学改变及牙周病指数(CPDI)的显著改善亦证实了甲硝唑对牙周炎具有良好牙槽骨破坏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局部寄居细菌的种类,数量及比例,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反应程度[3].因此,对牙周炎的治疗,在抑制牙周组织炎症反应的同时,还应有效地防止骨吸收过程,减轻牙周附着体的丧失。本研究将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局部给药用于牙周炎治疗,其CPDI改善及牙周袋细菌指数变化比单纯氧氟沙星或甲硝唑局部给药治疗更为显著(P<0.05或P<0.01),故作者认为将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局部给药能更有效地控制牙周组织炎症,减轻牙周附着的丧失,有利于牙周组织重建。

  参考文献

  1陈新廉,金有豫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1

  2张爱知,马伴吟,张灵恩等编,实用药物手册,第4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533

  3王仁飞,陈莉莉,倪可夫等,甲硝唑治疗成人牙周炎的疗效评价,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5):306

医师资格公众号

距离2024口腔笔试考试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鸿 儒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解剖生理学》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口腔医师 备考资料包
    复习经验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科目特点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