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
伤寒杆菌为本病病原,本菌具有菌体“O”抗原与“H”鞭毛抗原,检测血清标本中的“O”与“H”抗体即肥达反应,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病人与带菌者均是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水源污染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并常是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三、病理特点
全身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
病程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第2周肿大的淋巴结发生坏死;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第4周后溃疡逐渐愈合,不留瘢痕。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7~23日,一般10~14日。
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4期:
(一)初期(侵袭期)
病程的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常伴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咽痛和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样上升。可在5~7日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明显。
(二)极期
病程第2~3周,并发症多出现在本期。
1、高热稽留热为主要热型,少数可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型,发热持续10~14日。
2、消化道症状明显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以腹泻为主,右下腹可有轻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表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这些表现随病情改善和体温下降而恢复。
4、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
5、肝脾大病程1周末可有脾大,质软有压痛。肝亦可见肿大、质软,可有压痛。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黄疸或肝功能异常(ALT升高等)。
6、皮疹部分病人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多见于病程7~13日,皮疹直径约2~3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以下,多见于胸腹,亦可见于背部与四肢。多在2~4日内消退。出汗较多者,可见水晶型汗疹(白痱)。
(三)缓解期
病程第3~4周。体温出现波动,并逐渐下烽。食欲渐好,腹胀逐渐消失,脾脏开始回缩。
(四)恢复期
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食欲转好,通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体弱,原有慢性病病人,或有并发症者病程较长。
主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
五、诊断
确诊的依据是检出伤寒杆菌。早期以血培养为主,后期则可考虑作骨髓培养。
六、鉴别诊断
需要与病毒感染、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斑疹伤寒、粟粒性结核、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等鉴别。
七、治疗
(—)病原治疗
1、喹诺酮类药物首选药物,副作用有胃肠不适、失眠等。
2、氯霉素治疗期间注意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
3、头孢菌素类药物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4、复方磺胺甲噁唑
5、阿莫西林
(二)并发症治疗
1、肠出血
2、肠穿孔
3、中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