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生的小生命很柔弱,很容易被一些疾病所侵扰。父母不仅要注意加强呵护,还应该了解一些防治方法,这样会有助于新生的宝贝健康生长发育。
第1大疾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病案:
宝贝生下来皮肤红红的,可回到家2-3天后身上的皮肤一下子变黄了,就连眼白都黄了。妈咪见了很紧张,赶紧查书。书上说,新生儿的皮肤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黄,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叫做生理性黄疸,一般过了7-10天就会消退下去。看到书上这样讲,妈咪放了心。
可是,宝贝的黄疸一直不消退,比正常消退时间都过了2周,可仍然持续存在,并还越来越重。同时,宝贝不愿吃奶,大便的颜色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发黄,而是有些发白。全家人都很着急,赶紧带去看医生。经过医生详细问诊和检查,果然是不正常情况,宝贝患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疾病解析: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2-3天后,皮肤都会不同程度的变黄。先是面部变黄,随之巩膜、皮肤逐渐变黄,但精神、吃奶和睡眠都没明显变化,只是尿色稍黄,这是生理现象。足月儿的黄疸现象,大约持续4-6天,7-10天逐渐消退;早产儿大多在生后3-5天出现黄疸,6-8天达到高峰,而且黄疸消退的时间也较晚,可能在2-3周后才能消退干净。
在新生儿黄疸中,有少数孩子属于病理表现,如一出生就出现了黄疸,或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明显黄疸;皮肤黄疸程度较重,除了面部、躯干、四肢外,手掌和脚掌也变黄;皮肤黄疸的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以上或更长的时间,早产儿超过3周;皮肤黄疸时轻时重,不是越来越轻;黄疸消退后重新又出现等。一旦出现以上情况,父母要及早注意,并及早带孩子就医。
病理性黄疸往往在皮肤发黄的同时,还伴有不愿吃奶、吸吮力弱、精神不佳、呕吐腹泻、发烧或体温低、大便颜色发白等表现。这些表现是由于新生儿溶血病、败血症、肝炎、胆道畸形、内脏出血等疾病所引起。
防治提案: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治疗,几天后黄疸就会自然消退。不过,有些喂母乳的孩子黄疸会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数月,这种情况被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样的孩子无任何疾病的表现,吃奶、精神状态都正常,去医院就诊也检查不出异常,包括做化验。不过,母乳性黄疸一般影响不大,无须停喂母乳。黄疸严重时只要暂停母乳3-4天,黄疸就会明显减轻或逐渐消失。停喂母乳期间可改喂配方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和蓝光治疗。
一旦怀疑孩子是病理性黄疸,就应及早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确定后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引起核黄疸。
小提示:
核黄疸不仅有引起智力发育障碍的可能,甚至会导致死亡,是新生儿的黄疸最严重的后果。
第2大疾病——新生儿结膜炎
病案:
宝贝出生十几天了。她在出生后没几天,两只眼睛就出现了黄白色的分泌物,而且越来越多,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妈咪心里非常着急,以为宝贝是上火了,于是开始降低居室里的温度,也不敢给宝贝多穿了。可宝贝的眼睛并不见好转,带去看医生才知道,宝贝是患上了“新生儿结膜炎”。
疾病解析:
新生儿很容易患结膜炎。因为,他们的免疫功能还未成熟,对病菌的抵抗力较弱;加上泪腺尚未发育完善,眼泪较少,不容易将侵入眼睛里的病菌冲洗掉。这样,就容易使病菌在眼部生长繁殖,引发结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淋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和沙眼衣原体等,是引起新生儿结膜炎的主要病菌。在出生时胎头需要经过母亲的阴道,如果阴道存在这些病菌感染,就容易使他们被感染,使其中一些孩子发生“新生儿结膜炎”。
新生儿的眼睛被病菌感染后,一般在出生后5-14天发病,表现为眼睑肿胀,结膜发红、水肿,同时眼睛有分泌物。分泌物一开始为白色,但可能会很快转为脓性,成为黄白色分泌物。先可能是一侧眼部感染,随着病情发展使另一侧眼睛也被感染。若未及时护理和治疗,炎症会侵犯角膜,日后影响视力发育。
防治提案:
从孕期开始预防。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白带增多,并呈脓性,或是父亲感染了淋病,要立即去医院进行彻底治疗。这样,便可避免新生儿在出生时被淋病菌所感染,患上“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该病在感染严重时可迅速侵犯角膜,治疗不及时会造成角膜穿孔,导致失明,对新生儿的健康危害极大。
新生儿出生后,马上使用眼药预防病菌感染。父母在护理时,一定注意保持双手及衣物清洁,千万不能随意用不干净的物品擦洗孩子的脸和眼。
如果孩子的眼睛发生了结膜炎,对所使用过的物品,特别是毛巾、手帕要进行煮沸、晾晒消毒。当眼部红肿明显、脓性分泌物过多及白眼球充血时,一定要及时去眼科诊治,不得延误。
眼部发生炎症时一定要注意进行正确护理。每次清除眼部分泌物时,切记先用流动的清水将手洗净,再将消毒棉签在温开水中浸湿后,轻轻擦洗新生儿眼部的分泌物。
小提示:
如果睫毛上粘着较多分泌物,可用消毒棉球浸上温开水湿敷一会儿,然后换一个湿棉球从眼内侧向眼外侧轻轻擦试。要注意,一次用一个棉球,用过的棉球不能再用,直到擦干净为止。清洗完后,在医生指导下滴用抗生素眼药。
第3大疾病——新生儿肺炎
病案:
宝贝就要满月了,出生后一直吃奶挺好。可不知为什么,这两天妈咪给宝贝喂奶,宝贝不那么爱吃了。而且,宝贝吸奶时也似乎没有力气,还总是呛奶,甚至奶水从鼻子里流了出来。但宝贝不咳嗽,不发烧,也不哭不闹,妈咪以为是消化不良了,不愿吃就不吃吧。
下午,宝贝的外婆来了。凭她多年做医生的经验,当她看到宝贝的小嘴就像螃蟹似地总往外吐泡沫时,就怀疑是患了肺炎,让妈咪赶紧带宝贝去医院。妈咪一听很着急,同时又感到很不解,宝贝既不发烧也不咳嗽怎么会是肺炎呢?
疾病解析:
肺炎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资料表明,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而且患病后危险性较高,特别是体弱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及有先天畸形的新生儿,更容易患肺炎,并在患病后病情重,身体恢复慢。
最难识别的是新生儿肺炎。因为,新生儿的胸廓发育相对不健全,呼吸肌软弱无力,因此无力咳嗽。而且,新生儿患肺炎时,不像大一些的孩子那样出现明显的咳嗽、发烧、气喘等症状,甚至体温下降,有时只表现出吸吮差、容易呛奶、哭声较轻或不哭,嘴里像螃蟹似的吐泡沫等,很多父母往往会误认为是感冒或其他问题。但抱患儿去医院时,却经常会被医生发现病情已发展得很危险了,所以死亡率较高。
新生儿患肺炎时,很多时候在肺部也听不到特有的湿罗音,除非拍X光片才能明确诊断,给诊断带来很大麻烦。
防治提案:
注意观察孩子有无烦躁不安、精神不好、吃奶差、呛奶并奶汁从鼻中流出、嘴吐泡沫等表现。
对于新生儿来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可通过数呼吸次数帮助父母及早发现肺炎。由于正常的新生儿的呼吸节律并不规则,一阵快一阵慢,有时甚至有短暂的停止,所以在数1分钟的呼吸次数时不能采取数15秒再乘以4的方法,正确做法是要数满1分钟。
还有一项观察可帮助父母识别。新生儿患肺炎时会出现胸凹陷,即吸气时胸壁明显下陷,并且是病情严重的表现。为了准确起见,以上现象要在安静状态下观察。
小提示:
新生儿正常的呼吸次数每分钟为40-45次,如果大于60次为呼吸增快。为了准确再数1次,每分钟大于60次以上时应赶快去医院。需要说明的是,数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为1次呼吸,不要误算为2次。由于新生儿的胸廓运动幅度小,以腹式呼吸为主,所以观察腹部呼吸运动更清楚,数出的次数也较准确。要在新生儿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哭闹、吃奶或刚吃完奶都可能会影响准确性。需要说明一点,正常新生儿入睡后有时也会出现呼吸不均或暂停,要结合其他表现来确定是不是患了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