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10月11日,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一项科研课题《早产儿黄疸与听力损伤关系的研究》通过市级科研成果的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在于国内首次提出早产儿与黄疸分度标准,并发现黄疸是早产儿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为早产儿黄疸所致听力损害的早期干预提供了依据。
随着早产儿发生率和存活率的显著提高,是早产儿发育障碍的发病率亦明显增加。
目前早产、黄疸,窒息是导致我国儿童发育障碍的三大主要原因,而听力言语残疾居我国五类残疾之首。据调查,我国现有听力言语残疾人2000万,0—7岁的聋哑儿童约74万,且以每年约2—4万新发生的聋儿递增。该院曾建武等人通过对227例早产儿黄疸与听力损伤的分析研究,证明黄疸是早产儿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水平的胆红素对不同的早产儿听力损伤不同。同一胆红素水平对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日龄越小的早产儿影响越大,而对于相同胎龄、出生体重的日龄的早产儿,则胆红素水平与听力呈正相关,提出了不同程度黄疸对早产儿听力损伤的预测作用。中度黄疸对早产儿听力影响是暂时的,而重度黄疸可能导致具有临床意义的早产儿听力损伤。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黄疸对足月儿听力损伤等方面研究,国内外多有探讨;而黄疸对早产儿听力损伤研究却鲜有报道。负责鉴定的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专家尹飞教授认为,这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早期干预,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早产儿听力障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