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灌注显像的概述|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提供汇总:
概述
静脉弹丸式注射99mTc-RBC(红细胞)740MBq(20mCi),正常情况下肝在动脉相不显影,到门静脉相才见肝区域放射性明显增高,肝影清晰。
原理和方法
正常时肝供血是双重的,即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当以静脉“弹丸”式注射显像后,因肝动脉期的血流极少,故放射性分布也很少,因此在腹主动脉、脾和肾血管床显影时,肝几乎不显影,待6——8s后,大量显像剂经门静脉进入肝后,在静脉期才见肝区域放射性明显增高,称为肝动脉灌注显像。注射的显像剂不透过毛细血管,待其在血循环中分布平衡后,肝血池内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邻近组织而清晰显影,称为肝血池显像。
受检者显像前1h服用高氯酸钾(KCLO4)400mg,取仰卧位自肘静脉“弹丸”式注入99mTc-RBC(红细胞)后,立即以2秒/帧的速度采集30帧,为肝动脉灌注显像;30min或2h后进行肝区前、后、右侧位平面或者断层显像,为肝血池显像。
临床应用
肝动脉灌注显像和肝血池显像主要用于诊断肝血管瘤和鉴别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性质,灵敏度高于肝实质显像。目前,超声、CT、MRI等影像学诊断技术非常成熟,不仅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收,而且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均明显高于核医学检查技术,因此,肝动脉灌注和血池显像在临床上已经是一种非常规诊断技术,只有在特殊病例中,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技术来应用。
备考神器:
以上就是“肝动脉灌注显像的概述|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的全部内容啦,以上信息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汇总,更多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核医学考试栏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