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重点:乙脑临床表现,相信是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生想看的备考资料,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汇总内容如下: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传染源是猪,主要通过蚊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等为特征。部分患者可留有后遗症,病死率较高。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日,一般10~14日。
1.临床分期及表现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四期,即初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初期 | 病程第1~3日。起病急,高热,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可出现精神倦怠或嗜睡,少数患者可出现颈项强直及抽搐。小儿可有腹泻。 | |
极期 | 病程第4~10日。本期患者除全身中毒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炎的症状,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三大严重症状。 | |
恢复期 | 极期过后,体温经2~5日降至正常,神志转清,以后语言、表情、运动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恢复较慢,需1~3个月以上。个别患者可有低热、多汗、失语、瘫痪,甚至去大脑强直等,积极治疗可于半年内恢复。 | |
后遗症期 | 少数重症患者于半年之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以失语、强直性瘫痪、扭转痉挛、精神失常等最为多见。经积极治疗,仍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
临床类型 根据发热、意识障碍程度、抽搐频度,以及有无呼吸衰竭及有无恢复期症状,分为以下四型:
轻型 | 发热在38~39℃,神志清楚,无抽搐,有轻度的脑膜刺激征。病程于1周左右恢复。 |
普通型 | 发热在39~40℃,嗜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脑膜刺激征明显。病程7~10天。 |
重型 | 发热在40℃以上,昏迷、反复抽搐、脑膜刺激征明显及明显的颅内高压表现,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病程2~4周。 |
极重型 | 起病急骤,体温40~41℃,频繁持续抽搐,深昏迷,迅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脑水肿、脑疝等,常在极期死亡,经及时抢救而幸存者多有严重后遗症。 |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 | 本病流行于夏秋季,7、8、9月为发病的高峰季节,多见于儿童,是否为流行地区有助于诊断。 |
临床表现 | 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症状及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系统体征。 |
实验室检查 | 血白细胞数增高;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清亮,细胞数轻度增加,蛋白质稍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血清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
防治原则:
治疗原则 |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依据临床的各期特点、病情变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对症治疗,帮助患者度过极期,抓好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五大环节——高热、抽搐、呼吸衰竭、痰堵、感染的处理,最后依靠患者产生免疫力,消灭病毒,得以康复。对轻症患者,疾病可以自限,重症患者则需全力以赴,挽救生命。 |
预防措施 | (1)控制和管理传染源。 (2)灭蚊与防蚊是切断本病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 (3)预防接种:10岁以下的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应在开始流行前1个月进行疫苗接种,人群保护率可达76%~90%。 |
推荐阅读:
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之《妇女保健学》重点、习题汇总
以上是“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重点:乙脑临床表现”,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更多辅导资料、模拟试题尽在医学教育网公卫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