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重要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
为适应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体现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目标,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暨县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发展论坛将于11月11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旨在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强化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全人群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加强医联体建设和发展,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引领带动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植根“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大会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举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联体分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联体基金管理委员会、北京远程视界科技集团、北京首都医疗集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卫生计生委医联体建设管理部门成员、各省、市、县级医院负责人、各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机构高级负责人等1000余参加,就如何发展慢病综合防控新常态,探索区域健康管理新模式,打造县级医疗建设新格局坐而论道。
与此同时, 六个专科医联体的三大平行分论坛将于当日下午进行,将邀请眼科、心脑、妇科、肿瘤、中医等专科专家分享经验和思想,并从专科角度具体研讨专科医联体建设及慢病防治等问题。
根据《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示范区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自助式健康检测点;辖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工间健身、健步走、运动会等活动,在校学生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辖区无烟草广告,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全面禁止吸烟;各社区设有健康教育活动室,向居民提供慢性病防控科普读物,学校、幼儿园普遍开展营养均衡、健康体重、口腔保健、视力保护等健康行为方式教育。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发现患者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对高危人群提供干预指导。
办法还要求,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组成签约医生团队,负责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辖区签约服务覆盖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主办方表示,希望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与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融合,依据地区特点,培育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总结推广经验,引领带动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同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供全人群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坚持突出特色创新,促进均衡发展,整体带动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