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时就称之为发热,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仍正常,只不过是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在高水平上进行而已。过热是非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不上移,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或产热过多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此外还有生理性体温上升。
( 一 ) 发热激活物
发热的激活物是指能激活体内产内生效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 (EP) 的物质,又称 EP 的诱导物,也就是引起发热的物质,包括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1 .外致热原
(1) 细菌
①革兰氏阳性细菌:其代谢产物是重要的致热物质,如葡萄球球菌释放的可溶性外毒素、 A 族链球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以及白喉杆菌释放的白喉毒素等。此外细菌的细胞壁中的肽聚糖也有致热性。
②革兰氏阴性细菌:最突出的是其细胞中所含的内毒素 (ET) 。 ET 的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LPS) ,是效应很强的发热激活物。
③分枝杆菌:典型菌群为结核杆菌。
(2) 病毒:常见的有流感病毒, SARS 病毒、麻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毒是以全病毒体和其所含的血细胞凝集素致热。
(3) 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鹅口症、肺炎、脑膜炎都可发热。
(4) 螺旋体:常见的有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都可引起发热。
(5) 疟原虫
2 .体内产物:有抗原抗体复合物,体内的某些类固醇产物,如睾丸酮的中间代谢产物,即本胆烷醇酮是其典型代表。此外,还有尿酸结晶等对产 EP 细胞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 二 ) 内生致热原
体内的某些细胞,在发热激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之为内生致热原 (EP) 。
1 . EP 的种类。
最早发现的内生致热原是白细胞致热原,即白细胞介素 -1 ,后来又发现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 、白细胞介素 -2 、白细胞介素 -6 等均是内生致热原。
(1) 白细胞介素 -1( 1L -1) :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星状细胞、角质细胞及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多肽类物质,能引起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下降,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这些反应可被水杨酸钠 ( 解热药 ) 阻断。 IL-1 给多种动物静脉内注射可引起典型的发热反应:大剂量可引起双相热,在 ET 引起发热的动物,循环血内也有大量 IL-1 出现。 IL-1 不耐热, 70 ℃ 30min 即丧失活性。
(2) 肿瘤坏死因子 (TNE) : TNF 也具有许多与 IL-1 相似的生物学活动,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产生、释放。 TNF 也不耐热, 70 ℃ 30min 失活。给动物静脉内或脑室内注射均可引起明显的。发热反应,并可被环加氧酶抑制剂布洛芬阻断。
(3) 干扰素 (1FN) :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的蛋白质,主要由白细胞产生,有多种亚型,与发热有关的是 IFN 。和 IFN γ。与 IL-1 和 TNF 不同的是, IFN 反复注射可产生耐受性。 IFN 不耐热, 60 ℃ 40min 可灭活。
(4) 白细胞介素 -6( 1L -6) :是一种由 184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是由单核细胞或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引起各种动物发热反应。
2 . EP 的产生和释放: EP 的产生和释放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递和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包括产: EP 细胞的激活, EP 的产生和释放。
3 . EP 将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1)EP 通过血脑屏障转运人脑;这是一种较直接的信号传递方式;
(2)EP 通过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终板血管器 (OVLT) 位于视上隐窗上方,紧靠体温调节中枢,是血脑屏障的薄弱部位,该处存在有孔毛细血管,对大分子物质有较高的通透性, EP 可由此入脑。
(3)EP 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最近的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可刺激肝巨噬细胞周围的迷走神经将信息将入中枢,切断迷走神经肝支后腹腔注射 IL-1 ,不再引起反热。
( 三 ) 体温调节中枢
近年来认为发现体温调节中枢可能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正调节中枢,主要包括. POAH 等;另一个是负调节中枢,主要包括 VSA 、 MAN 等,当外周致热信号通过这些途径传入中枢后,启动体温正负调节机制,一方面通过正调节介质使体温上升,另一方面通过负调节介质限制体温升高。正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调定点上移的水平及发热的幅度和时程,因此,发热体温调节中枢是由正、负调节构成复杂的功能系统。
( 四 )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EP 可能是首先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改变。发热中枢介质可分两类: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
1 .正调节介质
(1) 前列腺素 E(PGE) :将 PGE 注入多种动物脑室内可引起多种动物明显的发热反应,体温升高的潜伏期比 EP 短。 EP 诱导的发热期间,动物脑脊液 (CSF) 中的 PGE 水平也明显升高, PGE 合成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布烙芬等都具有解热作用,并且在降低体温的同时,也降低了脑脊液中的: PGE 浓度。实验证明: ET 和 EP 都能刺激下丘脑组织合成和释入 PGE ,上述资料有力支持 PGE 是中枢的发热介质。
(2)Na / Ca 比值:给多种动物脑室内灌注 Na 使体温很快升高,灌注 Ca 则使体温很快下降,而且发现降钙剂 (EGTA) 脑室内灌注也引起体温升高。表明 Na / Ca 比值改变在发热机制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Na7Ca 比值变化,再引起环磷酸腺苷改变导致调定点上移。
(3) 环磷酸腺苷 (cAMP) :外源性 cAMP 注入多种动物脑室内迅速引起发热;潜伏期短于 EP 性发热, cAMP 的中枢致热作用可被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 减少 cAMP 分解 ) 如茶碱所增强,或被磷酸二酯酶激活剂尼克酸减弱;在 ET 、 EP 以及 PGE 诱导的发热期间,动物 CSF 中 cAMP 均明显升高,且与发热效应是明显正相关。上述资料充分证明 cAMP 是中枢的重要发热介质,而且可能是更接接终未环节的发热介质。
此外,除了上述三种发热中枢介质外,近年来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 (CRH) 和一氧化氮 (NO) 也是中枢的发热介质。
2 负调节介质:发热时体温升高极少超过 41 ℃ ,即使大大增加致热原的剂量也难越此热限。这就是意味机体内必须存在自我限制发热的因素,现已证明,体内确实存在一些对抗体温升高或降低体温的物质,它们称为发热中枢的负调节介质,主要有:
(1) 精氨酸加压素 (AVP) :即抗利尿激素 (ADH) , AVP 是由下丘脑神经元合成的神经垂体肽类激素,也是一种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 如学习记忆功能等 ) 有关的神经递质,近年证明 AvP 是发热负调节介质。 AVP 有 V 和 V 两种受体,解热可能是通过 V 受体起作用。
(2) 黑素细胞刺激素 ( α -MSH) :是由腺垂体分泌的多肽激素,也是一种发热中枢的负调节介质。
(3) 膜联蛋白 A(annexinA) ;又称脂皮质蛋白 -1 。目前发现糖皮质激素发挥解热作用是依赖于脑内膜联蛋白 A ,的释放。通过实验证明已是一种发现中枢的负调节介质。
( 五 ) 发热的时相
发热的全过程,可分为以下三期:
1 .体温上升期:由于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生升温反应,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苍白、散热减少、病人自感恶寒。另一方面由于骨骼肌不随意收缩而出现寒颤、立毛肌收缩加上机体代谢加强,使产热增多,从而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
2 .高热持续期:体温已升至调定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体温不再继续上升。此时皮肤血管已转为舒张,皮肤可发红,且是由温度较高的血液灌注皮肤,病人有酷热感。
3 .体温下降期:体温调定点下移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引起散热反应,体表血管进一步扩张,排汗增多,散热增强,出现散热大于产热,体温逐渐降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