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正保妇幼课堂 > 婴幼儿早教系列课程 > 正文

怎么教3-6岁幼儿学说话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幼儿园阶段的小孩子表现欲望强烈,表达方式随意。但这就叫“会说话”了吗?当然不!教孩子学说话需要智慧的引导,更需要精心的设计……谈话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某一主题进行交谈,是人们最常使用的语言应用形式,也是儿童交流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往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那么要想提高学前儿童谈话能力,也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下面医学教育网小编就为您介绍几种好方法——

创设积极的语言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首先要开阔孩子的视野,接触各类环境,积极的参加各种活动,丰富孩子的所见、所闻,积累语言的前期经验。其次要恰当的运用教育机制在一日生活中,注意观察,选择孩子们有兴趣的话题,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突发的事件、环境的变化等等。然后营造一个积极的谈话氛围,积极的谈话氛围一定是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要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是有谈论的自由,无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怎样的状况,教师都要往积极的方面引导,做正确的示范和鼓励,这种交流才是真正平等的交流。

抓住生活中的教育时机

孩子们所获得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都是在健康丰富的一日生活中获得的,所以如果能组织良好的一日生活,那么幼儿就具有充分的机会进行谈话。在一日活动环节中可以设置晨间谈话、餐前谈话、离园谈话等固定的环节,由教师设置相应的主题,比如常规、生活经验等等。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面对单独与幼儿谈话的情况,教师是具有更高谈话水平的成人,在谈话中,能够无形给幼儿的谈话经验提供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在一日生活的环节中,与个别儿童开展单独谈话。

善用谈话的技巧

谈话活动,相对于其他语言活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但是在这个活动中,如果教师有目的运用一些谈话手段,可以确保主题的不断深入,锻炼孩子的倾听、思维和表达能力。这其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就是提问,我们要善用引导式的提问方式,提出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问题,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孩子发展思维,有话可说,提问要有启发性和目的性,孩子之间的谈话往往很难深入,因为他们能力有限,认知有限,所以教师可以提出预设性的提问或者质疑性的提问,与幼儿进行深度的交流。

做好引导示范的作用

谈话活动中虽然是相对自由的,但是有一些规则需要幼儿来掌握,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例如在谈话之前,首先要共同制定谈话过程中的规则,比如在别人说的时候不能随意打断,当别人说完之后,再举手示意等等,在谈话过程中教师要恰当的介入,可以用言语或者肢体动作提示幼儿,并且通过示范、提问、重复的方法,向孩子示范正确的谈话做法。

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谈话方法上面有更细致的划分,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去反思,促进幼儿的良好语言能力发展。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怎么教3-6岁幼儿学说话,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医学教育网,我们会随时更新更多更好的有关医学知识、医疗招聘及考试辅导等相关信息。敬请期待!

退出
特别推荐
官方微信公众号
正保医学教育网官方微信
  • 第一步:微信扫二维码关注“正保医学教育网”;
  •  
  • 第二步:点击公众号推送的图片,并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欢迎合作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