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正保妇幼课堂 > 婴幼儿早教系列课程 > 正文

为什么我拼尽全力,却把孩子养成白眼狼?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为什么我拼尽全力,却把孩子养成白眼狼?”相信是家中有宝宝的朋友比较关注的事情,为此,正保妇幼课堂小编整理内容如下:

前几天,看到一则让人愤怒的新闻:

上海宝山区,一名男子吴某为骗领养老金,将病逝的母亲藏在冰柜长达7个多月。

如果不是居委会张阿姨热心肠,一直挂念生病数月未见的傅老太,不知道吴某打算这样“啃老”多久。

张阿姨报警后,吴某才不得不承认母亲已经去世7个多月,一直被他藏在冰柜里。

面对为何不将母亲安葬的质疑,吴某毫无愧疚地说:“想到母亲去世了我的生活没有了保障,她一个月有4000元的退休金,如果别人不知道母亲去世,我就可以一直拿她的退休金了。”

就这样,吴某将母亲的卡里的养老金和存款全部存到了自己的账户里。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母亲去世,吴某心里装的根本就不是母子情深,不是母亲离世的痛苦,而是“不劳而获”和“自己的生活费”。

都说养儿防老,没想到有人能把啃老极致到母亲去世也不放过。

人们常说,父母爱孩子是本能,而孩子爱父母却是一种选择。绝大多数父母都愿意为孩子付出毕生心血,可是,为什么我们拼尽全力,却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

不久前,朋友圈有一张让人极度不舒服的图片:

为了劝儿子去上学,一位妈妈直直地跪在了孩子面前,而孩子却若无其事地坐在椅子上,翘着脚,悠闲地玩着手机,丝毫不把母亲苦苦哀求的模样放在眼里。

更过分的是,男孩不但对妈妈长跪了一个小时视若无睹,还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开心每一天”。

这样仗着母亲对他的爱,把母亲的尊严丢在脚底肆意践踏的孩子,确实让人害怕。

而可悲的是,这位母亲大概不知道,她把自己的一切,包括尊严都给了孩子,只能让孩子变得肆无忌惮。

看见过这样一个新闻,小伙当街殴打父母 ,只因为嫌弃父母买的婚房太小。

网友的评论很感人:“我给你的不多,但这是我仅有的”。

外人都能看出的道理,为什么沐浴在父母爱里的孩子,剩下的却只是无情地暴击?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贝勃定律”,指的是:单方面一味地付出,不但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还会让对方感觉理所应当。

为了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用好,父母不惜承担了所有的压力,包揽了所有的事情。然而,这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不满足,越来越无视父母的付出。

有人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为人父母最大的误区,就是一味地掏空自己,无节制的爱孩子、惯孩子。

莎士比亚曾说过:“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曾经有一个案子,一男子拒不支付母亲200元赡养费,最终被判刑。

老太太已经77岁,在丈夫去世后独自生活,尽管育有5个孩子,却没有一个愿意赡养她,生活十分艰难。无奈之下她起诉了5个孩子,法院判决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200元。

在4个子女支付了赡养费后,另外一个儿子觉得被起诉很丢脸,拒不支付赡养费,最终被判服刑8个月。

为什么一对父母养得了五个孩子,五个孩子却养不了一个母亲?不懂感恩的孩子,不仅支撑不起一个父母晚年的幸福,反而会把父母拖入绝望的地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父母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

“我妈去世后,我把她冻在冰箱里7个月”:为什么我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个家走得远不远,就看孩子是否懂得“反哺”。懂得反哺的孩子,才是一个家最大的福报。

我想起了一则曾经感动无数人的泰国公益广告。

主人公芭作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为了照顾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他推掉了条件好的工作单位,选择了一所离家近,方便照顾母亲的学校任教。

于是他每天带着母亲去学校上课,寸步不离地照顾母亲。当别人建议他请一个保姆帮忙照料,这样他就可以轻松点时,他回答“这是我自己的妈妈,肯定由我自己照顾!”

在他心里,是母亲给了他生命,当母亲老了,他就应该像母亲照顾年幼的自己一样照顾母亲。这大概就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最真实的写照。

心理教育专家马斯特经过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感恩,他的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和整体发育水平等都比不感恩的同龄人更好,也较少出现抑郁、焦躁等负面心理。

孩子懂得感恩,可以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欣慰,是父母一生的福气。

教会孩子感恩,是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也是留给自己后半生的福气。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我经常讲给孩子听。

有两人同去见上帝,问天堂的路怎么走。上帝见二人饥渴不堪,就给他们每人一份食物,一人感激不尽,一人无动于衷。

于是,上帝让那个说“谢谢”的人上了天堂。被拒之门外的人不服气:“我不就是忘了说声谢谢?”

上帝说:“不是忘了,是你没有感恩的心。”

“少说一句谢谢,差别也不能这么大吗?”

上帝说:“这没有办法,因为上天堂的路是用感恩的心铺成的,天堂的门只有感恩的心才能打开,而下地狱则不用。”

古语有言:“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身为父母,我们要如何才能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呢?不如从以下三点做起:

“我妈去世后,我把她冻在冰箱里7个月”:为什么我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从感谢每一件让自己愉快的小事开始

在非洲,很多妈妈通过让孩子写感谢信培养孩子感恩,无论两三行还是八九行,亦或是一副画都可以。

在美国,老师们通过在教室里放一个透明的“感谢罐”,让孩子们写下想感谢的事来学习感恩。

感谢的内容可以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的一句话。

生活中,父母在和孩子相处时,也可以设置一个“感谢罐”或鼓励孩子写感谢信,把自己想感谢的一切都写出来。

无论是感谢信,还是“感谢罐”,核心都是让孩子从小懂得,发现生活中使人愉快的小事,在一件件愉快的小事中,学会心存感激。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用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需要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

这就是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但它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习惯。

2.让孩子“看到”家长的付出

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中国70%的小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没什么过意不去的。

教孩子学会感恩,不是在孩子面前卖惨,而是适当示弱,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

有网友在旅游大巴上拍到这样一幕,一个5岁的小男孩,等乘客下车后,拿着毛巾认真地打扫起车上的卫生,看着他瘦小而娴熟的身影,网友心疼地问“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打扫卫生呀?”

小男孩抬起头,一脸真诚地回答“我想让爸爸多休息一下,爸爸开车很辛苦!”

喜欢筷子兄弟的一句歌词“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不是孩子不懂父母的辛苦,只是在年幼时从未听过,也从未见到过。

很多教育,无关语言,而在于父母的身体力行中,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付出,孩子慢慢便能体会何为感恩。

3.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

在一次采访里,蔡少芬对孩子做家务,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她说:“做饭是最简单的锻炼,担心孩子受伤是正常的。但其实,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和修行。”

感恩,可以从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帮家长做一次家务,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脚,捶一次背开始。

从学会感谢每一件开心的小事开始,心存感激,感知父母的艰辛,懂得付出,并参与到家务中,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学习,更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必不可少的环节。

生命需要种下感恩的种子,才能滋养出有“人情味”的生活。

爱,从来都不是一味地付出,而是双向的细水长流;感恩,亦不必肝脑涂地,但一定要心怀对方,细致温暖。

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凝望的眼神,都可以是感恩的载体。

愿天下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父亲的“拐杖”,母亲的“保护伞”!

以上是正保妇幼课堂小编整理的“为什么我拼尽全力,却把孩子养成白眼狼?”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婴幼儿早教系列课程知识及内容,请点击正保妇幼课堂

今日热点:

妇幼课堂婴幼儿早教系列课程选课指南及介绍

打开孩子想象力教育法

这八个年龄阶段,父母一定要学会及时退出!

当我吼完孩子后,他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

退出
特别推荐
官方微信公众号
正保医学教育网官方微信
  • 第一步:微信扫二维码关注“正保医学教育网”;
  •  
  • 第二步:点击公众号推送的图片,并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欢迎合作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