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妈妈就哭是缺乏安全感?结果恰恰相反”相信是家中有宝宝的朋友比较关注的事情,为此,正保妇幼课堂小编整理内容如下:
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可以独自玩耍好久,不哭不闹不找妈妈,这些孩子的安全感是怎样培养的呢,这样的母婴关系是很多妈妈向往的。其实结论恰恰相反。离开妈妈就哭,这反而是孩子有安全感的表现。
上厕所要带着,炒菜要抱着,洗澡都一直在外面叫门,不是别人,正是那个一离了妈妈就嚎啕大哭的宝贝。当宝宝到了快1岁到两岁之间的年龄,对妈妈有着强烈的依恋。妈妈们常常叫苦连天:
什么都做不了,走开一步,宝宝就哭着找妈妈,我的宝宝是不是很没有安全感呢?要怎样加强孩子的安全感?”
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可以独自玩耍好久,不哭不闹不找妈妈,这些孩子的安全感是怎样培养的呢,这样的母婴关系是很多妈妈向往的。其实结论恰恰相反。
离开妈妈就哭,这反而是孩子有安全感的表现。
妈妈与孩子的情感联系越紧密,越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即“安全型依恋”,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照并不会把孩子宠坏。
反之,如果孩子对于母爱总是处在患得患失的焦虑中,就会时而精神焕发,时而绝望至极,而形成“焦虑型依恋”,并会把这种心理上的焦虑带入成年,形成潜意识中的情感障碍。
1.什么是安全型依恋
举个例子说明,真正与妈妈(或主要照顾者)有着健康的依附关系的宝宝,举动有这样的特征:只要妈妈在场,宝宝就能够愉快自由地探索和玩玩具,通常也乐于与陌生人互动;但只要妈妈离开,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哭泣;当妈妈回来以后,孩子会立即与妈妈互动,情绪会很快恢复反弹。比起陌生人,孩子明显地更乐意和妈妈在一起。
这样的孩子是有“健康的安全感的”依恋心理的。
2.什么是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样类型的宝宝,在妈妈在场或者离场时,不会表现出特别不同的情绪。孩子对于探索玩具的兴趣也不是特别强。这样的宝宝并非是“有安全感”和“独立的”,反而是属于“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主要是因为妈妈不经常与孩子互动、时常冷落孩子、没有太多耐心陪伴孩子玩耍,因而孩子与妈妈缺乏深刻的依恋。
婴幼儿是否有“安全感”,并非是由她是否能“独立玩耍”或“与陌生人泰然相处”而体现出来的。
0-2岁是孩子与妈妈(或主要照顾者)建立依恋关系的最重要时期,对孩子一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深刻的作用。这种一离开妈妈就哭的依恋并不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反之,是建立一生的安全感的基石。
幼年时期和妈妈情感联结紧密的孩子,心理需要能够被充分填满,长大了之后,才会更有信心离开妈妈身边,轻松而愉快地面向世界的挑战。
假如,你的宝宝也像考拉一样粘着你,好好珍惜,不用急于把他推开,要求他“独立”和“大胆”。这个时期,放心给孩子的“安全感”充电,充到满格。等孩子准备好,他自然而然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展开翅膀飞出去。
以上是正保妇幼课堂小编整理的“离了妈妈就哭是缺乏安全感?结果恰恰相反”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婴幼儿早教系列课程知识及内容,请点击正保妇幼课堂。
今日热点:
实用技术火爆热销中!如有合作需求,可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010)82319999-1022
联系信箱:zhangyilin@cdel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