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正保妇幼课堂 > 婴幼儿养育系列课程 > 正文

如何养育小孩比较权威的几点建议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经常看到各种各样关于如何养育小孩的鸡汤文,有的说要做虎爸虎妈,有的说要让孩子自由成长,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成功案例,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却陷入了迷茫,到底应该怎样养育我们的小孩呢?最近看了几篇关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章和几本书,才发现关于这些问题前人早已有科学严谨的研究,一些结论也比较成熟,对于指导我们科学育儿大有好处。

由于是来自心理学专业的文献,因此几个概念有必要先解释一下。

第一个概念是社会化(Scocialization)。社会化是一辈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行为模式、价值、标准、技巧、态度和动机被塑造得符合特定社会期望的要求。这个过程涉及许多人(亲戚、朋友、老师)和机构(学校等),它们对个体施加压力,促使其接受社会认同的行为价值和标准。简单说,就是使一个人能够融入社会,活成社会期望的样子,不至于显得特立独行。

第二个概念是气质(Temperament)。一些婴儿“生就胆小”,一些婴儿“生就胆大”。不同气质的孩子对社会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害羞或者拘谨的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或环境时会显得谨慎和冷漠。勇敢和无拘束的孩子在同样的环境下就很少表现出恐惧。

婴儿的气质类型奠定了其之后社会化发展的基础,接下来考察第三个概念——依恋(attachment)。社会位发展始于婴儿与父母或其他主要看护人之间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这种强烈的、持久的社会——情感关系被称为依恋。

Ainsworth及其同事发明的陌生情境试验是被最广泛使用的测评依恋的方法之一。在标准程序的第一步,儿童被带进一个有很多玩具的陌生房间里。在母亲在场的情况下,儿童被鼓励去探索房间和玩玩具。几分钟后,一个陌生人走进屋与母亲交谈,并接近这个儿童。接着,母亲离开房间。经过短暂分离后,母亲返回,与儿童重新在一起,陌生人离开。研究人员记录下儿童与母亲分离和重聚时的行为。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在这个实验中的反应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安全依恋型:儿童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忧伤;在母来回来后要寻求亲近、安慰和孩触;然后慢慢地又去游戏。

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儿童显得冷淡,可能在母亲返回后主动躲开或忽视她。

不安全依恋——矛盾型。儿童在母亲离开后变得极为不安和焦虑,在母亲返回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对母亲表现出生气和抵制,但同时又表现出接触的需要。

从全球范围看,安全性依恋的儿童大概为70%,回避型大概为20%,矛盾型大概为10%。

将儿童分为安全依恋型和不安全依恋型,能有效预测儿童以后在许多情境中的行为。例如,与不安全型依恋的同伴相比,12个月时为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到24个月时与母亲玩的更好,关系更和谐。那些15个月大时是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那些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长大后在校园里更受欢迎。

现在已经看到了依恋关系在童年期的重要性。与提供社会支持的成人建立安全依恋可以使儿童学到很多亲社会行为,使他们能承担风险,冒险去探索新环境,去寻找和接受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安全依恋是可以培养的。我们现在来看一看父母该做些什么来培养这些至关重要的安全依恋。

气质多少有些是天生的,但是研究者们还是找到了一种对不同气质儿童都最优的教养方式。

控制性是指父母愿意充当儿童社会化的负责人,而反应性是指父母对儿童个性的认可。

第一象限。权威——互惠型父母对儿童提出恰当的要求,他们要求孩子遵守适当的行为规则,但也对儿童的需求做出回应,他们保持交流的渠道畅通,培养儿童调节自己的能力。这种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可能在父母和儿童之间培养出有效的联系。

第二象限。专制型父母,父母严格孩子,但很少注意孩子的自主性。

第三象限。放任型父母,父母响应孩子的需求,但不能帮助孩子学习生活必须的社会规则。

第四象限。忽视型父母,父母既不管教也不回应孩子的独特性。

正如大多数人预期的一样,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依恋关系。父母采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则孩子更可能在儿童期到青春期形成安全依恋。研究还表明,当教养方式改善后,孩子的表现也会获得相应的改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养育小孩比较权威的几点建议,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医学教育网,我们会随时更新更多更好的有关医学考试、医疗招聘、辅导资料等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退出
特别推荐
官方微信公众号
正保医学教育网官方微信
  • 第一步:微信扫二维码关注“正保医学教育网”;
  •  
  • 第二步:点击公众号推送的图片,并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欢迎合作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