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免费资料
关于“川崎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的内容,有很多考生都很关注,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本病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性血管炎,在病程的不同阶段累及各种大小的血管,冠状动脉易于受累、病变通常严重并明显影响预后。血管炎症病变可分为四期:
1期:约为病程1~2周,主要表现为大、中、小动脉血管炎及血管周围急性炎症改变,小静脉和微血管炎症,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和局部水肿。
2期:约为病程2~4周,小血管炎症减轻,中等大小动脉炎症为主,以冠状动脉为代表的中等大小动脉受侵犯。血管内膜、中膜及外膜均受炎性细胞浸润,伴坏死和水肿,弹力纤维和肌层断裂,可形成血栓和动脉瘤。
3期:约为病程4~7周,小血管炎症消退,中等动脉肉芽肿形成,可导致管腔阻塞。
4期:7周以后,急性血管炎症基本消退,中等动脉狭窄、梗阻、瘢痕形成;扩张或动脉瘤形成、内膜增厚、血栓形成,数年后纤维化及瘢痕形成等。阻塞的动脉可能再通。
除血管炎症外,其他脏器亦可发生病理改变,尤以间质性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外膜炎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