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儿科主治医师 > 答疑周刊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47期

2018-04-20 14:17 医学教育网
|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47期:

问题索引:

【问题】

1.消化性溃疡病因和发病机制!

2.胃食管反流病因和发病机制!

具体解答: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47期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用:

目前认为HP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为研究显示十二指肠溃疡(DU)近100%有HP感染,胃溃疡(GU)为60%~100%.根除可使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详见本章“幽门螺杆菌感染”。

(4)影响溃疡发生的其他因素:

包括遗传因素(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胃溃疡患者后代易患胃溃疡,儿童十二指肠溃疡62%有家族史);精神因素(情绪变化使迷走神经兴奋而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黏膜缺血缺氧诱发溃疡食物因素(米食、含碳酸饮料、刺激性和油炸食物、不良饮食习惯等使胃酸分泌增多);药物因素(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及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黏膜血供障碍继发性溃疡的病因为各种危重疾病所致的应激反应(见急性胃炎病因)和胃泌素瘤。

2.胃食管反流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性GER(即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抗反流屏障功能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的结果。抗反流屏障功能包括食管正常蠕动、唾液清除及胃食管交界的解剖结构(食管括约肌、膈肌、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间锐角反流物有胃酸、胃蛋白酶、胆酸和胰酶等。

(1)抗反流屏障功能下降

1)食管括约肌张力(LESP)低下:食管括约肌是食管下段环形平滑肌形成的功能高压区,是最主要的抗反流屏障。吞咽时反射性松弛,静息状态保持一定张力使食管下端关闭。当腹腔压增髙时,LESP相应增高以抗反流。研究发现,GER患儿食管括约肌长度缩短、压力减低;早产儿LESP低于足月儿,更易发生GER.其他降低的因素有巧克力、酒类、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茶碱和组胺拮抗药。

2)频发的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TLESR):TLESR非吞咽引起,发生时食管括约肌完全松弛,LESP降低,能持续5~35秒。正常TLESR有利于食管残留物清除。而频发TLESR则促成以GERD.近年研究显示,GERD儿童中LESP降低仅占14%,而频发TLESR占34%. 3)食管与胃夹角(His角):由胃肌层悬带形成,正常是锐角。胃底扩张时悬带紧张使角度变锐起瓣膜作用,可防止反流。新生儿His角较钝,易反流。

4)腹部食管段和膈肌右脚:膈肌右脚的束肌纤维似套索样包绕食管下端,起到“弹簧夹样”的箝闭作用。腹腔内食管段可传导腹内高压使食管括约肌收缩。但食管裂孔疝患儿此作用消失。

5)食管下端黏膜的玫瑰花瓣状折叠,增强括约肌收缩,加强抗反流能力。

(2)食管廓清能力降低:

正常情况下能引起食管继发性蠕动,通过食团重力、食管推进性蠕动、唾液中和及黏膜黏液屏障发挥廓清作用。病理性患儿食管蠕动及唾液分泌异常,使反流物停滞损伤黏膜。

(3)反流物的攻击作用:

在上述防御机制下降基础上,反流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及十二指肠胃反流物(胆液和胰酶)损害由食管黏液层、多层鳞状上皮细胞、细胞内缓冲离子、细胞代谢和血液供应组成的黏膜屏障形成食管炎。

(4)胃、十二指肠功能异常:

胃排空减缓和十二指肠病变时,幽门关闭不全导致十二指肠胃反流及证。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答疑周刊》2018年第47期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题库小程序

距2024年儿科主治医师考试还有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费一 儿科主治医师 免费试听
    2024成绩放榜庆功会

    主讲:师资团 6月11日19:00

    详情
    免费资料
    儿科主治医师 备考资料包
    教材变动
    考试大纲
    高频考点
    备考技巧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