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索引:
1.【问题】注射剂配伍变化发生原因?
2.【问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操作要点?
3.【问题】肝炎病毒分类及特点。
具体解答:
1.【问题】注射剂配伍变化发生原因?
【解答】
(1)沉淀
①注射液溶媒组成改变:某些注射剂内含有非水溶剂,若把这类药物加入水溶液中,由于溶媒性质的改变而析出药物产生沉淀,如氯霉素注射液(含乙醇、甘油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可析出氯霉素沉淀。
②电解质的盐析作用:主要是对亲水胶体或蛋白质药物自液体中被脱水或因电解质的影响而凝集析出。如两性霉素B注射剂与氯化钠注射液合用可发生盐析作用而沉淀,所以溶媒是葡萄糖注射液。
③pH改变:5%硫喷妥钠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产生沉淀,系由于pH下降所致。
④直接反应:头孢菌素类与Ca2+、Mg2+等形成难溶性螯合物析出沉淀。
(2)变色
变色是由于化学作用产生新的有色产物所致。酚类化合物或含酚基的药物,受空气氧化都能产生有色物质。
肾上腺素与铁盐发生络合作用;
异烟肼或维生素C与氨茶碱、多巴胺与苯妥英钠等合用可导致颜色改变。
(3)效价下降
乳酸根离子可加速氨苄西林的水解,混合后4小时效价损失20%。
(4)聚合反应
由同种药物的分子相互结合成大分子的反应,常伴随沉淀、变色。氨苄西林1%(W/V)的储备液,放置期间除发生变色、溶液变粘稠外,还可能形成沉淀。
(5)配伍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
药物间发生化学变化或受光、空气影响而引起。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脂类药物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维生素K1疗效降低。
(6)混合顺序
如钙剂和磷酸盐、碳酸盐分别加在不同的溶液中稀释,避免发生钙盐沉淀。
2.【问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操作要点?
【解答】
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由工人送至病区→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开封)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医学教育网原创]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
3.【问题】有效期的表示方法?
【解答】有以下三种方法:
(1)直接标明有效期:如药品有效期为2018年6月6日,表明至2018年6月7日起便不得使用。国内多数药厂都用[医学教育网原创]这种方法。(有效期后一天不能用)
(2)直接标明失效期:如某药品的失效期为2018年6月6日,表明可使用至2018年6月5日。一些进口药品可见这种表示方法。(失效期到前一天可用)
(3)标明有效期年限,则可由批号推算:如某药品批号为20180922,有效期为3年。由批号可知本产品为2018年9月22日生产,有效期3年,表明本品可使用到2021年9月21日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