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0:00
详情耳郭是人体相对独立的外在器官,虽然仅占人体总面积的1%左右,但却是最能敏感反映人体脏腑生理、病理信息的窗口。《灵枢·师传》就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记载。因此,通过观察耳郭色泽、形态、皮疹、脱屑等变化,分析、辨别脏腑功能状态和病理改变,以辅助诊断疾病,这样的“望耳诊病”方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和应用。基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和“司外揣内”等中医学传统理论,通过观察大量病例的耳诊种种表现,归纳、整理望耳诊病的原理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观察内容及注意事项。
望耳诊病原理
耳与经络的关系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经络系统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与机体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关联。耳郭之所以能够反映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也是通过遍布周身的经络系统的联络功能得以实现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首先提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元代《卫生宝鉴》也指出:“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有络于耳者。”说明耳与全身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耳与脏腑的关系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经络的联络功能使人体五脏六腑与五官七窍密切联系,而耳与五脏功能的联系尤为重要。如《灵枢·脉度》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证治准绳》曰:“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素问·玉机真脏论》认为“脾为孤脏……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难经·四十难》则记载了“肺主声,令耳闻声”,以及清代《杂病源流犀烛》提出“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的见解,都说明五脏与耳的关系密不可分。
常用耳穴分布规律
耳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耳郭皮肤表面的部位,也是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与耳郭皮肤表面的相应之处。因此,耳穴不但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还可用来诊断疾病。
人体在耳郭上的投影位置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即头面在下,位于耳垂;内脏居中,主要位于耳甲腔、耳甲艇;脚在上,位于对耳轮上、下脚。因此,耳穴的分布也具有相应的规律,如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和耳甲艇;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盆腔内部分生殖器官相应的穴位在三角窝。通过常用耳穴分布规律分析,可明确疾病病变的脏腑部位。
常见耳郭病理反应
根据学者的研究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长期观察,常见耳郭病理反应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耳郭局部颜色改变和形态改变两种类型。
颜色改变
常见耳郭皮肤的颜色改变主要有白色、红色、青紫色、褐色、灰色和黑色几种类型。
白色:耳郭皮肤的白色改变多见于慢性疾病,如慢性炎症、缺血性疾病等气血不足的病理改变,属中医的虚证、寒证范畴。
红色:耳郭皮肤的红色改变又可分为鲜红色、暗红色、中间白色周围红色3种类型。
(1)鲜红色:耳郭皮肤的鲜红色改变常见于新病、急性病,如急性痛症、急性炎症、出血性疾病等,属中医实证、热证范畴。也见于某些正常生理状态,如月经期、刚进食不久、耳郭受到揉捏等刺激时。
(2)暗红色:耳郭皮肤的暗红色改变多见于痛证、病程较长者,如慢性或陈旧性损伤、久病、痛证等气血瘀阻、运行不畅的病证,属中医瘀证、实证范畴。
(3)中间白色、周围红色:耳郭皮肤出现中间白色、周围红晕包绕的改变多见于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如慢性病、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多属中医虚实夹杂的证型。
青紫色:耳郭皮肤出现青紫色改变多见于疼痛性疾病,《灵枢·论疾诊尺》指出“耳间青脉起者掣痛”,故可见于外伤疼痛、痛经等病证,属中医血瘀证、寒证、实证范畴。
褐色:耳郭皮肤的褐色改变可见于陈旧性疾病、劳损、疾病愈后,如陈旧性外伤、肌肉劳损、头痛、痔疮、中风后遗症等,多属中医气滞血瘀、痰湿阻滞之证。
灰色:耳郭局部皮肤的灰色改变多见于慢性疾病、钙化病灶、恶性肿瘤,属于中医邪毒内阻、气血经络失畅等证。
黑色:耳郭皮肤的黑色改变虽可见于痣点,但有时也可提示该部位存在病症,属于中医瘀证、痹证的范畴,多由气血失和、脉络瘀阻而成。有些则可能与家族病史有关。
形态改变
耳郭常见的形态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凸起、凹陷、脱屑、丘疹、皱褶、囊疱等几种反应类型。
凸起
(1)点状凸起:圆点状、高于耳郭皮肤的凸起,多见于脏腑组织器官的急性炎症、慢性炎症、增生、结石、息肉、肌瘤等。
(2)丝、线状凸起:略高于耳郭皮肤的细丝状或细线状血管充盈,可见于外伤后、痛症、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
(3)条嵴状凸起:明显高于耳郭皮肤的条状血管充盈、软骨增生所致的凸起,可见于较明显或较剧烈的腰背、关节痛症,或外伤所致的筋骨损伤等病症。
(4)片状凸起:略高于耳郭皮肤的薄片状凸起,可见于陈旧性肌肉劳损、炎性疾病恢复期、瘢痕遗留等病症。
(5)块状凸起:界限清晰、质地较柔软、明显高于耳郭皮肤的各种凸起,可见于肿瘤(多为良性)、脑血管硬化、中风后遗症等病症。
(6)结节状凸起: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质地较硬的块状凸起,可见于痛风结石、骨质增生、肿瘤等病症。
(7)串珠样凸起:连续2——3个或多个形状相近、顺序排列的软骨凸起,主要见于脊椎退行性增生。
隆起:与凸起相比较,隆起局部的耳郭皮肤呈光滑圆润膨出,质地更柔软,多见于脂肪肝、肥厚性胃炎、肿胀(水肿、血肿、气肿)等病症。
凹陷
(1)点状凹陷:低于耳郭皮肤表面、形状较小的凹洼,可见于组织器官的缺损性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摘除术后、肺结核钙化点等。也见于女性排卵第1、2天。
(2)条沟样凹陷:低于耳郭皮肤表面的线状、条状凹槽,常见于术后瘢痕印记、骨折等。有时与皱褶相伴出现,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出现的耳折征。
(3)片状凹陷:耳郭皮肤表面不规则、面积稍大的浅凹,可见于胃出血、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心肌供血不足、脏器摘除术后等。
脱屑:耳郭皮肤上出现的白色糠皮样或鳞片状、擦去复生的皮屑,常依据皮屑出现部位及临床症状不同而诊断各异,多见于各类皮肤病、消化不良、咽炎、生殖系统疾病、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等病症。
丘疹:高于耳郭皮肤、顶部较尖的细小单个或多个针尖样凸起(类似鸡皮疙瘩或痱子),呈红色或白色,多见于炎症,尤以黏膜炎症为常见,如妇科疾病、肠道疾病、肾炎、心肌炎、房室传导阻滞、慢性气管炎等。
皱褶:耳轮及耳垂部位的表面皮肤挤压、折叠所出现的垂直或斜行条沟状弯曲、下陷变形。临床上多见于心脏血管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
囊疱:高于耳郭皮肤表面的水疱状凸起,水疱内可有液态内容物,常见于炎症、积液、息肉、囊肿等病症。
望耳诊病注意事项
望耳时直接观察耳部特定部位,即观察耳穴皮肤上出现的变色、变形、脱屑、丘疹以及血管变化等观察时注意以下方面:
环境:采光充足,室温适宜,环境安静,受试者情绪稳定。
光线:视诊时最好选择自然光线,必要时可借助灯光,以便观察耳郭的细微变化,同时应避免周围有色物体的反光影响。
操作方法:受试者可选用坐位或卧位,尽量使受视者耳郭位置与检视者两眼平行;去除耳郭饰物,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不易观察的部位,如耳甲艇、三角窝等处,可用手指在耳背轻轻顶起,或用探棒拨开影响视线的部位进行检视,必要时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视诊前不要擦洗、消毒、提拉耳郭,以免引起血管扩张、充血而致皮肤颜色改变,也可避免造成阳性物消失。耳郭不洁时,可用棉球轻轻擦净,休息片刻再进行视诊;视者可以一手拇、食指轻轻牵拉受视者耳郭,对着光线,自上而下,由外而内地按耳郭表面解剖部位顺序仔细观察;发现阳性反应物时,应仔细辨别其位置、大小、色泽、形态等变化,必要时可用手指或探棒探查反应物的范围、硬度、移动性及有无压痛等;若反应物不易辨别时,可将绷紧的皮肤慢慢放松,再慢慢绷紧,进行反复观察;必须将两侧耳郭进行对照观察。
耳诊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价值,通过探索耳郭色泽、形态、皮疹、脱屑等的变化,分析辨别脏腑功能状态和病理改变特点,为中医诊断研究提供新的思考模式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