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伤寒论课程内容: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由我国老一辈中医药学家陈慎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刘渡舟在国内率先确立。1981年,本学科被分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本专业最早的中医学硕、博士授权点。2002年本学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支持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996年以来,本学科又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单位、国家理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与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支撑学科。2007年本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自199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本学科一直为该学会的主委单位,多次主持召开国际国内的张仲景学术交流会议。学科科所设课程《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的主体,参与编写了中医院校第一部《伤寒论》教材。2002年,《伤寒论》课程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2004年公开发行全国第一套《伤寒论》教学录象光盘。近5年来,学科主编和参与编写各类教材11 部,2006年,作为主编单位主持编写了全国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伤寒论讲义》。
1、1956伤寒教研室成立至1981年:教师人数6~8人
负责基础医学院各届班级的《伤寒论》授课任务,每班课时为72学时,教学手段为黑板、粉笔、挂图等。
2、1982至1998年:教师人数8-10人
(1)负责基础医学院五年制、七年制各班级《伤寒论》授课任务,课时分别为60学时、72学时、90学时,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方法之上,开始尝试使用幻灯、投影仪等。
(2)负责针推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学院的针推、管理、中医等专业的《伤寒论》授课任务,课时分别有72学时、60学时、36学时等,教学手段同上。
(3)负责继续教育学院的专科班、专升本班的《伤寒论》授课任务,课时为72学时,教学手段同上。
(4)负责硕、博士研究生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伤寒论》的授课任务,形式为《伤寒论》专题讲座,课时为54学时,教学手段多采用幻灯、投影,部分开始使用多媒体。
3、1998至今:教师人数8-12人
(1)负责基础医学院五年制、七年制各班级《伤寒论》授课任务,课时分别为60学时、72学时、90学时,教学手段由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幻灯开始向使用多媒体转化。
(2)负责针推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学院的针推、管理、中医等专业的《伤寒论》授课任务,课时分别有72学时、60学时、54学时、36学时等,教学手段同上。
(3)负责继续教育学院的专科班、专升本班的《伤寒论》授课任务,课时为72学时,教学手段同上。
(4)负责硕、博士研究生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伤寒论》的授课任务,形式为《伤寒论》专题讲座,课时为54学时,教学手段为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