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许多医学生进修自己的途径之一,可以系统的从专业和实操等方面学习相关知识!对于日前发布的“规培结束定科室不知道选?一定要看科主任!”大家都了解了吗?感兴趣的朋友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网友留言:我一名轮转的临床医生,马上要定科了。怎么选?
自己的性格比较偏静,内向了些,体力不够。想去内科系统。内科中有些科比较吃香,有前途,但偏累,偏忙。有些科病人少一些,轻松些,但钱也少一些。是要安逸的,还是钱途重要啊
相信不少人会有这样选择科室的烦恼。
对于本科生的规培,一般都是先确定大方向,然后规培结束后再定科。这样的好处是在轮转培训期间接触了一些人和经历了一些事后,慢慢会发现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业内有一句口头禅:金眼科,银外科,普普通通大内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吵吵闹闹小儿科,挨打受气的精神科,走投无路传染科,混吃混喝营养科,死都不去急诊科。这些都是仅供参考,选择科室的因素有很多,还是得靠前辈指点和自己切身感受。
规培君在临床上混了十几年,也看过很多规培学员选择科室的纠结,虽然有时候定科是医院分配,不是自己能决定;但是假如你有意愿强烈的科室,相信你只要足够努力、优秀,一定可以去到自己想去的科室,因为确实在身边看到这样很多的例子。
我也遇到一些定科之后,工作数年后,从口中吐槽和抱怨。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看出,选择科室真不能仅仅只是看喜欢,最重要得看科主任啊!一个好的科主任就像李云龙一样,带着你打胜仗,天天有肉吃,幸福指数高,拼了命也愿意。也许你在感受不到,等你跟着某主任干个几年你就能发现说的对还是不对了。
那么好的科主任应该是怎样的?如何选择科主任呢?
学科主任有行政管理职能,更要有学术引领、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等任务。学科主任应该有这样的能力:
一是协调管理能力
即协调关系,管理事务。凡事尊重同仁,团结共事,宽厚公正。管理的基础是制定规则,照章办事。
二是解决问题能力
特别是医疗、教学、科研的诸多问题,宏观至发展方向、课题计划,微观到具体病人的诊断处理,事无巨细,关乎全局,系于生命。切忌敷衍推诿,疲沓松懈。可以举重若轻,却不可以拈轻怕重。
三是承担责任能力
科室有荣誉,也有缺陷;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主任是领导,也是成员;可分享成果,更要负起责任。不应功劳归自己,风险推别人。
一个单位、一个地方,要有首领,要有地标。就像我们需要有棵大树,是招引、是象征。但如果这棵树太高大、太粗壮,可能笼罩了其他小树,遮住了阳光雨露,就该剪枝去叶,使小树能茁壮成长,最终形成一片森林,不可撼动。科室也是一个大家庭,要做大家的朋友,而不是做大家的家长。
这面这段话是郎景和院士的“大树、小树与森林”的团队建设理论,是把著名专家形象比喻为大树,将青年医生比喻为小树,将团队比作森林。以大树、小树、森林的关系来比喻老中青与团队的关系。
他说,大树是方向,学科带头人是科室前进的标志,没有大树不行;但树大了会遮挡雨露阳光,不利于小树生长,枝叶过于密盛要剪枝!意指老教授在一定的时候要善于主动让贤,以利于年轻人尽快成长。小树都长起来,就形成了一片森林,成材了,不怕狂风暴雨了。青年人打好基础后就应该压担子,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为此,郎景和鼓励他们参与更多的科室和学会工作。如今在全国妇产科各个亚专业组上,都有协和的中青年医生崭露头角。
通过一段对郎景和院士(协和妇产科主任数十年)的采访,或许能看到一些感悟。
郎景和院士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对年轻人的培养和提携做得非常好。有的人看到自己徒弟高了就压一压,但郎大夫却是把每个专业的人都提起来。现在全国妇产科各亚专业里占重要位置的,都是我们这些四五十岁左右的人,这得益于郎大夫把年轻人推出去、提携起来的胸怀,这是一种非常豁达的胸怀,显得郎大夫更伟大。
协和医院妇产科彭澎大夫给我们讲了个小故事。协和规定医学生毕业的时候要做一台手术,相当于临床能力考核。有一个郎大夫的学生,他的毕业试题目是配合郎大夫做一个开腹的子宫切除手术。因为是毕业考,这个学生特别紧张,结果把一个结给打断了。下一步换到郎大夫那边打结,一个大家谁都意料不到的情况出现了,郎大夫把自己那个结也给打断了。“故意的,我们都能看得出来。”郎大夫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大家知道,任何人都可能犯错,即便我是个院士,是大教授。当时在旁观摩手术的人心里就在想,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非常非常的好,非常非常的幸运,他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了你一种支持,一种鼓励。
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沈铿大夫说:“郎大夫是我们大家的主心骨。不管是谁,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问题就可以去找他。我一有困难就找郎大夫商量。尤其在手术台上,碰到一些特别紧急的问题,多一个人商量,多一个人在你后边撑着,你的手术就会得到一个很好的支撑,病人的生命就会多一份儿安全。这不是面子问题,这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协和有一种传统,病人利益高于一切。”
协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王涛大夫说:“我们工作上遇到的很多事情都要去烦郎大夫。比如遇到复杂的病例要请他给我们指点方向,有些麻烦事要让他来帮我们承担责任,他都是随叫随到。几年前一个腹腔镜手术做到最后缝合的时候,突然一个针断掉了1/3,找不到了。你想,在腹腔镜那个小口里边,把一个1/3的针找到,真的很难。我们找了好几个小时找不出来,然后把郎大夫叫过来,针就找到了。”“为什么他能找到?”“他有自信,也有思路,怎么做指引,怎么设计标记啊什么的。”“那是不是发生了事儿,你脑子里就想着要找郎大夫过来?”“对”。所以,郎大夫常说,他不做大家的家长,而是作大家的朋友。
科室每年都要挑选一些优秀的年轻人进科。“您最看重年轻人的什么?” “我们要看他的基础、教育背景、科研表现、英文、表达、写作等各方面,但最看重的还是人品,踏实、认真、诚实,这非常重要。”郎景和回答。“郎大夫最讨厌下级大夫越级告状,搞小动作,打小报告。很小的大夫直接到郎大夫那里去告状,他一定会不高兴。一定会说,‘先去跟你的上级大夫说,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再一块儿来解决’。简单才是科学,这是他为人处事的科学态度。”
郎大夫教给我们的是,要做好医生,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做好了,第二步再来谈技术上的东西。如果我们连做人这一关都没过,技术再好充其量也就是个‘医匠’而已。
有人说过,“在抱怨里成长起来的人,学会了抱怨;在感恩里成长起来的人,学会了感恩”。
若能在一名优秀的科主任营造的良好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医生们,必然也能在医生执业生涯中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
跟着一个好的科主任干,身心都很放松,工作更有干劲冲劲,团队中的人彼此鼓励,科室氛围好,都是一个医生良性发展的必要因素,不是么?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哦,希望对选科纠结的你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上面的内容,大家对于“规培结束定科室不知道选?一定要看科主任!”都清楚了吗?了解更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请点击医学教育网!
部分内容参考:《郎景和:我是如何做科主任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