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那么关于“住院医师3000问:糖化血红蛋白的认识误区有哪些?”大家都了解吗?下面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不少人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认识存在误区,看看你是否也这样认为。
误区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不用监测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代替日常的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虽然是目前临床上监测糖尿病的「金指标」,但它仅仅表示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既不能反映每天的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也不能反映糖友低血糖的风险。
误区二:要经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但没有必要频繁地进行该指标的检测。
初诊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的患者每年测定2次糖化血红蛋白即可、对于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没能达标的患者,每3个月测定1次糖化血红蛋白。
误区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需要空腹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变化的稳定指标,不受是否使用降糖药物的影响,不受进餐的影响,检测时可以任意时间采血。
误区四: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越低越好
建议大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7.0%。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并对血糖控制的风险/获益比、成本/效益比、可及性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以期达到最合理的平衡。
如患者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不合并心血管疾病、使用的降糖药不增加低血糖风险,推荐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6.5%,甚至尽可能接近正常。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已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心血管疾病极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8.0%。
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及老年独居者,若预期寿命较长,糖化血红蛋白可控制在7.5%左右;若预期寿命<5年,糖化血红蛋白可控制在<9.0%。
糖尿病病程>15年、既往发生过无感知性低血糖、有严重伴发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较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最重要的是防范低血糖的发生,并避免患者出现高血糖症状。针对此类患者的高质量医学证据有限,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9.0%。
对于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后血糖应尽可能接近正常,建议糖化血红蛋白<6.5%时妊娠。
对于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若预期寿命较长,糖化血红蛋白可控制在7.5%左右;若预期寿命<5年,糖化血红蛋白可控制在<9.0%。
对于执行治疗方案较困难的患者,如精神或智力障碍者、视力减退者等,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放宽至<9.0%。
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设定为<9.0%的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并防止明显高血糖所致的急性代谢紊乱、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和治疗策略,尽量使低血糖风险最小化。
相对健康的老年患者有较长的预期寿命,可以考虑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7.5%;若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如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糖化血红蛋白不宜低于7.0%。
健康中度受损(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有2项以上的日常活动能力受损,或有轻到中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有中等长度的预期寿命,低血糖风险较高,跌倒风险高,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可放宽至<8.0%;若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糖化血红蛋白不宜低于7.5%。
健康状态较差(如慢性疾病终末期、长期需要他人照护等)的老年患者预期寿命有限,治疗获益不确定,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可进一步放宽至<9.0%;若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糖化血红蛋白不宜低于8.0%。
误区五.糖化血红蛋白高就是糖尿病
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颁布的糖尿病管理指南将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糖化血红蛋白的这一切点诊断糖尿病。
鉴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我国的开展尚不普遍,部分地区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尚不够统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仪器和质量控制方面也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
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但我国暂不推荐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筛查和诊断中应用价值、
通过上面的内容,大家对于“住院医师3000问:糖化血红蛋白的认识误区有哪些?”都清楚了吗?了解更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请点击医学教育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