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手机网栏目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卫生网校 > 专科医师培训 > 正文

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耳鼻咽喉科

2017-06-13 10:26 医学教育网
|

很多人对专科医师培训非常感兴趣,为此,医学教育网编辑特地为您梳理了耳鼻咽喉科专科医师培养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耳鼻咽喉科学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觉器官和呼吸、发音、言语及吞咽等运动器官疾病防治的一门科学。包括对耳、鼻、咽喉、气管及食管各器官的解剖、生理及其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本学科不仅耳、鼻、咽喉、气管及食管间的解剖、生理联系非常密切,而且与全身多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等)的解剖、生理及病理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本学科下设耳科、鼻科及咽喉科学三个亚专业。耳鼻咽喉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耳鼻咽喉科学亚专业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通过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培训,使受训者达到耳鼻咽喉科专科医师水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即具有独立从事耳鼻咽喉科学医疗活动的能力,可以独立完成耳鼻咽喉常见手术操作,并有全面承担本专业医疗活动责任的能力。

二、培养方法

培训时间为3年。受训者在耳鼻咽喉各亚专科及相关学科轮转学习。

主要轮转的相关学科有:心血管内科、普(或胸)外科、麻醉科学、神经内科、影像医学科等。受训者可选2~4个学科学习。根据具体情况,亦可选择、病理科、ICU、急诊科等学科。第1年,门诊学习6个月(耳、鼻、咽喉各2个月),相关学科轮转6个月(2个学科各3 个月)。第2~3年,相关学科轮转6个月(2个学科)耳鼻咽喉科病房18个月(耳、鼻、咽喉各6 个月)。培训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对培训全程负责。注重临床实践技能和知识的培训,理论学习,以自学为主。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耳鼻咽喉科门诊(6个月)

轮转目的

掌握:

(1)耳鼻咽喉各器官的应用解剖、生理知识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

(2)耳鼻咽喉科的常规检查法及常规检查器械的应用;

(3)认识耳鼻咽喉各部位的正常解剖形态及标志;

(4)耳鼻咽喉各器官的症状学;

(5)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法;

(6)门诊诊疗手册的正规书写方法;

(7)耳鼻咽喉科局部、全身用药及麻醉药的用法、用量及毒副作用。

熟悉:

(1)耳鼻咽喉内窥镜检查法;

(2)纯音测听法及结果分析;

(3)颈部检查法;

(4)某些急诊(鼻出血、喉阻塞、气管、食管异物等)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了解:

(1)耳、鼻、咽喉影像学检查法(X线、CT、MRI);

(2)电反应测听及前庭功能检查法;

(3)耳、鼻、咽喉一般外伤的处理方法。

(二)耳鼻咽喉科病房(18个月,耳、鼻、咽喉各6个月)

轮转目的

掌握:

(1)耳、鼻、咽喉、气管及食管的解剖和生理;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耳鼻咽喉常见疾病及某些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

(3)耳鼻咽喉科常用诊疗技术及手术操作方法、适应证、禁忌证。

(4)住院病案、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出入院记录等各种医疗文案的正规书写方法。

熟悉:

(1)纯音测听、声阻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及前庭功能检查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2)鼻内窥镜、电子喉镜、频闪喉镜的适应证及使用方法。

(3)激光、微波、低温等离子治疗仪的临床应用。

了解:

(1)电子耳蜗植入术的相关知识。

(2)耳鼻咽喉部的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

(3)睡眠监测结果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及治疗。

(4)耳鼻咽喉特殊性炎症(鼻硬结病、结核、白喉、麻风、梅毒等)

(5)艾滋病在耳鼻咽喉-头颈部的表现。

以上为耳鼻咽喉科专科医师培养标准,感谢阅读!想要关注更多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报考指南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老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题库软件

题库软件:热卖中

题库设计紧扣考试大纲、考试教材、考试科目。符合考试题型与考试科目,考试资料丰富,免费试用。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