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复习开始,想要牢记相关知识点,离不开不断地巩固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帮助广大考生顺利备考,特为大家整理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慢性咽炎的辨证分型”相关内容,详细如下: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实证:起病急,多表现为咽部疼痛为主,吞咽时咽痛加重,局部红肿明显,伴实证表现。
2)虚证:病程较长,出现咽干、咽痒、咽部微痛及灼热感、咽喉异物阻塞感及哽哽不利,劳累后加重等种种咽喉不适的症状,伴虚证或虚热证表现,脉细。
(2)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清热为主,根据病因分别采用清热宣肺、解毒、化痰散结利咽等法;虚证要兼顾气阴,根据病因分别采用滋阴、益气、温阳利咽等法。
(3)证治分类
1)外邪侵袭,上犯咽喉
主症:咽部疼痛,吞咽不利。偏于风热者,咽痛较剧,吞咽痛增,伴发热,头痛,咳嗽,痰黄稠。舌苔薄黄,脉浮数。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偏于风寒者,咽痛较轻,伴恶寒发热,身痛,咳嗽痰稀。舌质淡红,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邪,宣肺利咽。
方药:银翘散、六味汤。常用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薄荷、桔梗、蝉衣、淡竹叶、芦根、甘草、荆芥、防风、桔梗、僵蚕、甘草。
可加麻黄、杏仁发汗解表,宣降肺气;加苏叶、桂枝以助疏散风寒;加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以燥湿祛风化痰;加蝉衣祛风开音;加茯苓、泽泻健脾祛湿消肿;可加生姜以助疏风散寒之力,或配石菖蒲、蝉蜕通窍利喉。
2)肺胃热盛,上攻咽喉
主症:咽部疼痛较剧,吞咽困难,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舌苔黄,脉洪数。检查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明显,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清咽利膈汤。常用荆芥、防风、薄荷、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黄连、桔梗、甘草、牛蒡子、玄参、生大黄、玄明粉。
若咳嗽痰黄,可加射干、瓜蒌仁、夏枯草;高热者,可加水牛角、大青叶;如有白腐或伪膜,可加蒲公英、马勃等。
3)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主症: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午后较重,或咽部不利,干咳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潮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部黏膜干燥少津。
治法:滋养阴液,降火利咽。
方药:养阴清肺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玄参、生甘草、麦冬、生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山茱萸、丹皮、茯苓、知母、黄柏。
若喉底颗粒增多者,可加桔梗、香附、郁金、合欢花等以行气活血、解郁散结。
4)脾胃虚弱,咽喉失养
主症:咽喉哽哽不利或痰黏着感,咽燥微痛,口干而不欲饮或喜热饮,易恶心干呕,或时有呃逆反酸,若受凉、多言则症状加重。平素容易感冒,倦怠乏力,胃纳欠佳。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检查见咽黏膜淡红或微肿,淋巴滤泡增生,可呈扁平或融合。
治法:益气健脾,升清利咽。
方药:补中益气汤。常用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
若咽部脉络充血,咽肌膜肥厚者,可加丹参、川芎、郁金以活血行气;痰黏者可加贝母、香附、枳壳以理气化痰、散结利咽;咽干较甚、苔干少津者,可加玄参、麦冬、沙参、百合等以利咽生津;易恶心、呃逆者,可加法夏、厚朴、佛手等以和胃降逆;若纳差、腹胀便溏、苔腻者,可加砂仁、藿香、茯苓、薏苡仁等以健脾利湿。
5)脾肾阳虚,咽失温煦
主症:咽部异物感,哽哽不利,痰涎稀白,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冷痛,腹胀纳呆,下利清谷。舌质淡嫩,舌体胖,苔白,脉沉细弱。检查见咽部黏膜淡红,咽后壁清稀痰涎。
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利咽。
方药:附子理中丸。常用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炮附子。
若腰膝酸软冷痛者,可加枸杞子、杜仲、牛膝等;若咽部不适、痰涎清稀量多者,可加半夏、陈皮、茯苓等;若腹胀纳呆者,可加砂仁、木香等。
6)痰凝血瘀,结聚咽喉
主症: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掀热感,或咽微痛,痰黏难咯,咽干不欲饮,易恶心呕吐,胸闷不适。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微黄,脉弦滑。检査见咽黏膜暗淡或暗红,咽后壁滤泡增多或融合成片,咽侧索肥厚。
治法:化痰散结,祛瘀利咽。
方药:贝母瓜蒌散。常用贝母、瓜蒌、橘红、天花粉、桔梗、茯苓。
可加赤芍、丹皮、桃仁活血祛瘀散结;若咽部不适,咳嗽痰黏者,可加杏仁、紫菀、款冬花、半夏等;若咽部刺痛、异物感、胸胁胀闷者,可加香附、枳壳、郁金等。
以上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慢性咽炎的辨证分型”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