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中医(专长)考试 > 备考资料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乳痈的辨证论治”

2021-05-26 17:30 医学教育网
|

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乳痈的辨证论治””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一)概述

乳痈是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在哺乳期发生的,名外吹乳痈;在妊娠期发生的,名内吹乳痈;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发生的,名不乳儿乳痈。临床上以外吹乳痈最为常见。其特点是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二)病因病机

1.乳汁淤积

乳汁淤积是最常见的原因。初产妇乳头破碎,或乳头畸形、凹陷,影响充分哺乳,或哺乳方法不当,或乳汁多而少饮,或断乳不当,均可导致乳汁淤积,乳络阻塞结块,郁久化热酿脓而成痈肿。

2.肝郁胃热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或产后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司,阳明胃热壅滞,均可使乳络闭阻不畅,郁而化热,形成乳痈。

3.感受外邪

产妇体虚汗出受风,或露胸哺乳外感风邪,或乳儿含乳而睡,口中热毒之气侵入乳孔,均可使乳络郁滞不通,化热成痈。

(三)临床表现

多见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

1.初起

初起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伴有乳汁淤积或结块,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皮色不红或微红,皮肤不热或微热。或伴有全身感觉不适,恶寒发热,食欲不振,脉滑数。

2.成脓

患乳肿块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或有雀啄样疼痛,皮色焮红,皮肤灼热,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至乳房红肿热痛第10天左右,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按之应指有波动感,穿刺抽吸有脓液,有时脓液可从乳窍中流出,全身症状加剧,壮热不退,口渴思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3.溃后

脓肿成熟,可破溃出脓,或手术切开排脓。若脓出通畅,则肿消痛减,寒热渐退,疮口逐渐愈合。若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络形成传囊乳痈。亦有溃后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形成乳漏者。

在成脓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过用寒凉中药,常可见肿块消散缓慢,或形成僵硬肿块,迁延难愈。

(四)辨证论治

1.气滞热壅证

主症: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苔薄,脉数。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常用瓜蒌仁、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栀子、连翘、皂角刺、银花、生甘草、青皮、柴胡等。

2.热毒炽盛证

主症: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壮热,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味。常用当归、生黄芪、山甲、川芎、皂角刺、银花、连翘等。

3.正虚毒恋证

主症: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治法:益气和营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常用党参、川芎、当归、白芍、白术、银花、茯苓、白芷、皂角刺、甘草、桔梗、黄芪等。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2021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胎怯的定义”

2021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崩漏的针灸治疗

2021年中医专长医师考点: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

上文内容“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乳痈的辨证论治””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林远 中医专长医师 《中医外科学》 免费试听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