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蛇串疮的临床特点””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一)概念与特点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局部刺痛或伴臖核肿大。好发春秋季节,四季皆有。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本病好发胸胁部,故又名缠腰火丹,亦称为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
(二)病因病机
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蕴积,夹风邪上窜头面而发;或夹湿邪下注,发于阴部及下肢;火毒炽盛者多发于躯干。
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蕴,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
总之,本病初期以湿热火毒为主,后期是正虚血瘀兼夹湿邪为患。
(三)辨证论治
本病治疗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为主要治法。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
1.肝经郁热证
主症: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泄肝火,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板蓝根、紫草、延胡索等。发于头面者,加牛蒡子、野菊花;有血疱者,加水牛角粉、牡丹皮;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2.脾虚湿蕴证
主症:皮损色淡,疼痛不显,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消肿。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常用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昉风、栀子、木通、肉桂、甘草、灯心等。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车前草。
3.气滞血瘀证
主症:皮疹减轻或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可忍,坐卧不安,重者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舌暗,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柴胡、陈皮、川芎、芍药、枳壳、甘草、香附、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黃等。心烦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栀子、酸枣仁;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蜈蚣等。
(四)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初起用二味拔毒散调浓茶水外涂;或外敷玉露膏;或外搽双柏散、三黄洗剂、清凉乳剂(麻油加饱和石灰水上清液充分搅拌成乳状),每天3次;或鲜马齿苋、野菊花叶、玉簪花叶捣烂外敷。
(2)水疱破后,用黄连膏、四黄膏或青黛膏外涂;有坏死者,用九一丹或海浮散换药。
(3)若水疱不破或水疱较大者,可用三棱针或消毒空针刺破,吸尽疱液或使疱液流出,以减轻胀痛不适。
2.针刺疗法
内关、阳陵泉、足三里直刺,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疼痛日久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或阿是穴强刺激。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2021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大便便次异常的临床意义】
上文内容“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蛇串疮的临床特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