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问寒热”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一)恶寒发热
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为外邪侵袭肌表,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卫气宣发失常所致。
恶寒重发热轻,是风寒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
发热重恶寒轻,是风热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
发热轻而恶风,是伤风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邪所致。
(二)但寒不热
只感觉冷而不发热,是寒证的特征性症状。为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而阴寒内生所致。
新病恶寒,因感受寒邪较重,或阴寒直中脏腑经络,阳气被遏所致,主实寒证。
久病畏寒,因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所致,主里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
只觉发热而无怕冷之感,是热证的特征性症状。为阳盛或阴虚所致。
1.壮热
高热持续不退,体温在39℃以上,不恶寒反恶热的症状。因风热内传,或风寒入里化热,正邪相搏,阳热炽盛所致,属里实热证。
2.潮热
定时发热,或定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日晡潮热:日晡申时(下午3——5时)热势较高者,由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又称阳明潮热。
(2)午后潮热:午后发热明显,身热不扬者,为湿遏热伏所致,属湿温潮热。
(3)午后或夜间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或五心烦热,骨蒸发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又称骨蒸潮热)等,系阴虚火旺所致,为阴虚潮热。
3.微热
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以下,或仅自觉发热的症状。发热持续时间较长,见于温病后期和某些内伤杂病,可见于气虚、阴虚及气郁等证。
(四)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常因外感病邪至半表半里阶段,正邪相争,互为进退所致,见于少阳病和疟疾,属半表半里证。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2020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上文内容“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问寒热”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