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妊娠恶阻的定义、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中医辨证治疗”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一)定义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亦称之为“子病”“病儿”“阻病”。
(二)病因病机
恶阻的发生,主要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临床常见的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并可继发气阴两虚的恶阻重症。
1.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弱,受孕后血聚子宫以养胎,子宫内实,冲脉之气较盛。冲脉起于胞宫,隶于阳明,冲气循经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反随冲气上逆,而发为恶阻。若脾虚痰饮内停者,痰饮亦随之上泛而呕恶。
2.肝胃不和
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孕后血聚养胎,肝血益虚,肝火愈旺,火性炎上,上逆犯胃,胃失和降,遂致恶阻。呕则伤气,吐则伤阴,呕吐日久,浆水不入,气阴两虚。胃阴伤不能下润大肠,便秘益甚,腑气不通,加重呕吐;肾阴伤则肝气急,肝气急,则呕吐愈剧,如此因果相干,出现阴亏气耗之恶阻重症。
(三)治疗原则
恶阻的辨证主要根据呕吐物的性状和患者的口感,结合全身情况、舌脉综合分析,辨其虚实。恶阻的治疗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服药方法以少量多次呷服为宜。并应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
(四)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证
主症: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不食,甚则食入即吐,口淡,呕吐清涎,头晕体倦,脘痞腹胀,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加减。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陈皮、法半夏、生姜、大枣等。
若脾虚夹痰浊,症见胸闷泛恶,呕吐痰涎,舌淡苔厚腻,脉缓滑,原方加全瓜蒌、苏叶,橘红易陈皮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呕。
2.肝胃不和证
主症: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恶闻油腻,烦渴,口干口苦,头胀而晕,胸满胁痛,嗳气叹息,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加减。常用橘皮、竹煎、大枣、生姜、甘草、黄连、苏叶、白芍、枇杷叶、柿蒂、乌梅等。
上述二证,经治未愈,呕吐剧烈,持续日久,变为干呕或呕吐苦黄水甚则血水,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眼眶下陷,双目无神,四肢乏力,或发热口渴,尿少便秘,唇舌干燥,舌质红,苔薄黄而干或光剥,脉细滑数无力,为气阴两虚之象。治宜益气养阴,和胃止呕,方用生脉散合增液汤(《温病条辨》)。
恶阻重症经以上治疗仍无明显好转,浆水不进,病情严重,尿酮体持续阳性,电解质紊乱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每日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及葡萄糖生理盐水3000mL,加入氯化钾、维生素C及维生素B6,同时根据血中钾、钠、氯测定结果适量补充电解质。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应根据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值和血气分析的结果,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溶液,一般治疗2~3日多能迅速好转。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上文内容“妊娠恶阻的定义、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中医辨证治疗”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