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医理论发生及其理论体系构建的文化基因,《内经》的理论的构建和成书深受其影响。正因为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构建的初始即浸润其中,故而阴阳学说和五行、精气的哲学思想一样就必然成为中医理论传承的遗传密码,无论是温补学派,还是“扶阳抑阴”乃至“火神派”,必然携带着浓郁的阴阳理论的印记。
阳气理论发生于对太阳的崇拜
阴阳理论是在人类对太阳崇拜的生存大背景之下发生的。没有太阳就没有鲜活生动而富有生机的世界,也就没有人类。这是先秦阴阳家的研究结论,认为无“日”则无“陽”,无“日”则有“霒”(或侌、隂)。这也是“陽”和“霒”两个概念发生的背景,也是刘安、董仲舒提出了“阳为主,阴为从”重阳理念的重要依据。
重阳思想是扶阳抑阴流派的理论渊源
重阳思想源于人类对太阳的崇拜。这一思想充斥于《春秋繁露》。《内经》秉承了“阳为主,阴为从”的“重阳”理念,运用于医学体系之中,故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之论,明确地指出了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在生命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阳气具有温煦机体组织,抗御外邪侵袭,主持气化开合,维系阴阳平衡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内经》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明确地指出,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包括天体运转在内的一切运动变化,人类崇拜太阳也是《黄帝内经》中阴阳理论背景的文化印记也跃然纸上,重阳思想更是表露无遗。该篇紧承“卫外”之意列举了阳气失常所致的四季发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起居失宜而致病的研究实例,进一步论证阴阳理论源于对太阳崇拜的结论。还以太阳的昼夜活动作为类比,论证人体阳气昼夜的消长节律,并用以指导养生和治疗。
《内经》所论阴阳失调所致病理的内容,同样彰显“重阳”理念。阴阳失调所致病理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四种主要类型,人体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热量来自于身体的阳气,无论人体在何种病理状态下出现的“热象”,都是人体阳气偏盛所致(包括实热和虚热),也无论人体在何种病理状态下出现的“寒象”,都是人体阳气偏衰所致(包括实寒和虚寒)。前者是阳气的温煦作用偏亢所致,后者是阳气的温煦不足引起的。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是因为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所需的热量都是来自太阳,人类也不例外,人体一切活动的动力之源是源自于太阳所赋予人体的阳气。
《内经》的“重阳”思想才是后世生命科学中阳气理论的源头,这也是彰显于明代的温补学派之医学渊薮,代表人物张介宾之“天有一轮红日,人有一息真阳”(《类经图翼·大宝论》),以及“故圣人作易,至于消长之际,淑慝之分,则未尝不致其扶阳抑阴之意,非故恶夫阴也,亦畏其败坏阳德,而戕伐乎乾坤之生意耳。以故一阴之生,譬如一贼,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类经附翼·医易义》)的学术立场,后来经过清代喻嘉言、黄元御等人的补充和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治病方法。自清末蜀医郑钦安成为“火神派”开山祖师所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部著作之后,这一治法就成为该学派临床用药的基本立场。无论是温补学派,还是扶阳抑阴之“火神派”,其学术之根仍然是源于《内经》的重阳思想。
阳与中医之阳的差异
“阳”概念发生的初始是指“太阳”。这是形成于春秋时期的阴阳学说之源头。自从阴阳学说形成之后,人们广泛用以解释当时已经认识的自然事物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包括对人类自身各种生命现象的理解。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命活动认识的深入,于是借用了这一时期与阴阳学说相伴发生的五行、精气等哲学理论,建构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当阴阳理论融入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之后,其中的“阴阳”概念就具备了“哲学”和“自然科学”双重特性。因此,大凡涉及到中医药学知识体系中的“阴阳”之时,务必要对这两种特性有清醒的认识而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