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网校老师 02月21日 16:00-18:00
回看
张钰琪 02月21日 09:00-21:00
回看扫一扫,立即下载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顒夋晪鐟滃繘鍩€椤掍胶鈻撻柡鍛█閵嗕礁鈻庨幘鍐插敤濡炪倖鎸鹃崑鐔兼偘閵夆晜鈷戦柛锔诲幖閸斿銇勯妸銉﹀櫧濠㈣娲樼换婵嗩潩椤撶姴骞嶉梻浣告啞閹稿棝宕ㄩ鐙€鍋ч梻鍌欒兌缁垶骞愮拠瑁佸搫螣閸忕厧搴婂┑鐐村灟閸ㄥ綊鐛姀鈥茬箚妞ゆ牗纰嶉幆鍫熴亜椤愩垻鐒告慨濠呮閹风娀鎳犻鍌ゅ晪濠电偛鐡ㄧ划宀勬偉閻撳寒鍤曢悹鍥ф▕閸氬鏌涢顐簼妞ゅ骸娲缁樻媴閸涘﹤鏆堥梺鍦归…鐑藉箖閻戣棄鐓涢柛娑卞灠缁侊箓妫呴銏″缂佸鍨圭划濠氭晲婢跺鍘藉┑鈽嗗灥椤曆勬櫠椤栨稓绠鹃柤娴嬫櫅閺嬫稒鎱ㄦ繝鍛仩闁圭懓瀚版俊鎼佸Ψ閿旀儳缍掗梻鍌欒兌閹虫捇宕甸弽顓炵闁跨噦鎷�北京正保医教科技有限公司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閻庤娲忛崕鎶藉焵椤掑﹦绉甸柍褜鍓﹂崣蹇曠礊娓氣偓閻涱噣骞掗幊铏⒒閳ь剨缍嗛崜娑㈠煟閵堝應鏀介柣姗嗗枛閻忛亶鏌涢埡鍌滃⒌鐎规洘绻堝浠嬵敇閻愮绱梺鑽ゅЬ濡椼劎鎷冮敃鍌涘亜闁糕剝绋掗悡鐘绘煙闂傚鍔嶆繛鎳峰啠鏀芥い鏃囧亹婢э箓鏌$仦鍓с€掗柍褜鍓ㄧ紞鍡樼閸洖纾块柡鍐ㄧ墛閻撴盯鎮橀悙鎻掆挃婵炴彃鐡ㄩ妵鍕閳╁啰顦版繝纰樷偓宕囧煟鐎规洏鍔戦、娆撴煥椤栨矮澹曟俊銈忕到閸燁垶鍩涢幋锔界厱闁挎棁顕ч獮鏍煕濡粯缍戦棁澶嬬節婵犲倸鏆熼柛鈺嬬悼閳ь剚顔栭崰鏍€﹂柨瀣╃箚闁归棿绀佸敮闂侀潧绻嗗Σ鍛缚閺冨牊鈷掑ù锝囨嚀閸斻倖绻涚€涙ê鍝虹€规洘鍨垮畷鐔碱敍閿濆棙娅嗛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8.7.1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椤掑鏅悷婊冪Ч濠€渚€姊虹紒妯虹伇婵☆偄瀚划濠氭偐缂佹ḿ鍘甸梺璇″瀻閸愨晩鍟堥梻浣规偠閸庢椽宕滈敃鍌氭瀬鐎广儱妫欓崣蹇斾繆椤栨碍鍋ラ柛婵堝劋缁绘盯宕奸悢宄板Б闂佸疇顫夐崹鍧楀箖閳哄啯瀚氱憸宥嗗閹扮増鈷戠紓浣癸供濞堟棃鏌ㄩ弴銊ょ盎闁伙絿鍏橀獮瀣偐椤愵澀澹曢梺鎸庣箓妤犳悂寮搁悢鍏肩厽闁规儳鐡ㄧ粈鍐煏閸パ冾伃妤犵偛娲崺鈩冩媴閹绘帊澹曢梺鍝勬储閸ㄥ綊宕欓悩缁樼厵閺夊牓绠栧顕€鏌i幘瀵告噰闁哄矉缍侀獮瀣倷閼碱兛鍠婇梻浣筋潐閻擄紕绮婚弽顓炶摕闁挎稑瀚▽顏堟偣閸ャ劌绲绘い顒€鐗撳铏光偓鍦У椤ュ銇勯敂鐐毈妤犵偞鐗為妵鎰板箳濠靛洦娅囬梻渚€娼х换鍡涘疾濞嗘垶顫曢柨鐕傛嫹8.7.1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ù锝夋交閼板潡姊洪鈧粔鎾磼閵娧勫枑闁哄啫鐗嗙粻鏍ㄧ箾瀹割喕绨婚幆鐔兼⒑闂堟侗妯堥柛鐘愁殘缁辩偞鎯旈姀銏㈢槇闂佹眹鍨藉ḿ褎鐗庨梻浣哄帶缂嶅﹦绮婚弽褜鍤曢柛娑橈功閻熷綊鏌嶈閸撶喎顕f繝姘嵆闁靛繒濞€閸炶泛鈹戦悩缁樻锭婵炲眰鍊曢埢宥呪攽閸″繑鏂€闂佹枼鏅涢崯顐ゅ緤婵犳碍鐓熸俊銈傚亾婵☆偅绻堥崹楣冩晜閻愵剙纾梺闈涒康缁犳垹澹曢鐐粹拺缂備焦岣块。鍙夌箾閸忚偐鎳勯悗闈涖偢楠炲洭鎮ч崼姘闂佽崵鍠愰悷銉р偓姘煎弮瀹曟垿鎮╃紒妯煎幈婵犵數濮撮崯鎵不閻愮鍋撳▓鍨灈妞ゎ厾鍏樺畷娲礋椤栨氨顦ㄩ梺闈浤涢崨顖氱ウ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閸涘﹥鍙忛柟缁㈠枛绾惧綊鏌i悢绋款棎闁哄妫冮幃褰掑炊閵娧佸仦闂佽 鍋撳ù鐘差儐閻撱儲绻涢幋鐏活亪顢旈埡浼辩懓饪伴崨顓濆婵烇絽娲ら敃顏堝箖濞嗘挸绠ユい鏂垮⒔閸橆垶鏌f惔銏╁晱闁革綆鍣e畷鎴﹀礋椤栵絾鏅i梺绋跨箳閸樠呮閻愮儤鍊甸柨婵嗛娴滄繃銇勮箛鏇炴灈婵﹦绮幏鍛存嚍閵壯佲偓濠囨⒑闂堚晝绉剁紒鐘虫崌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為悧鐘汇€侀弴銏犖ч柛鈩冦仦缁剝淇婇悙顏勨偓鏍礉瑜忕划濠氬箣閻樺樊妫滈梺绉嗗嫷娈曢柣鎾存礋閺岀喖鏌囬敃鈧悘閬嶆煕閵堝拋鍎旈柡灞诲€濆鍫曞箰鎼粹€叉樊闂備礁鎼張顒傜矙閹达箑鐓″璺号堥弸搴ㄦ煙闁箑鏋ら柍璇茬箳缁辨捇宕掑▎鎺戝帯闁诲孩鑹剧换妯虹暦閸洖惟鐟滃秹鐛崼銉︹拻濞撴埃鍋撻柍褜鍓氱粙鎴濈暤閸℃ḿ绠惧ù锝呭暱濞层倝宕欓悩缁樼厽闁哄啠鍋撻柟顔垮煐缁傚秴饪伴崼婵堫啇闂佸湱鈷堥崢濂告倶閿熺姵鍊垫慨妯煎亾鐎氾拷 >
APP: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紓浣哄Х婵炩偓闁绘搩鍋婂畷鍫曞Ω瑜夊Σ鍫㈢磽娴f彃浜炬繝銏f硾椤戝嫮鎹㈤崱娑欑厪闁割偅绻冮崳娲倵濮橆剚鍣界紒杈ㄦ尭椤撳ジ宕卞▎蹇婃嫲闂備礁鎼張顒勬儎椤栫偛鏄ラ柛鏇ㄥ灠缁€鍐┿亜韫囧海鍔嶆い顐㈢Ф缁辨捇宕掑顑藉亾妞嬪孩濯奸柡灞诲劚閻ら箖鏌eΟ娆惧殭缂佺姵鐗滈幉鎼佹偋閸繄鐟ㄧ紓浣哄У鐢繝寮婚悢鍏煎€绘俊顖濇娴犳潙顪冮妶搴″妞ゆ垵顦~蹇涙惞鐟欏嫬鍘归梺鍛婁緱閸樻粓骞橀崜浣猴紲濡炪倖妫佹慨銈呯暦瀹€鈧埀顒侇問閸犳牠鈥﹂柨瀣╃箚闁归棿绀佸敮闂侀潧绻嗗Σ鍛缚閺冨牊鈷掑ù锝囨嚀閸斻倖绻涚€涙ê鍝虹€规洘鍨垮畷鐔碱敍閿濆棙娅嗛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為悧鐘汇€侀弴銏犖ч柛鈩冦仦缁剝淇婇悙顏勨偓鏍礉瑜忕划濠氬箣閻樺樊妫滈梺绉嗗嫷娈曢柣鎾存礋閺岀喖鏌囬敃鈧悘閬嶆煕閵堝拋鍎旈柡灞诲€濆鍫曞箰鎼粹€叉樊闂備礁鎼張顒傜矙閹达箑鐓″璺号堥弸搴ㄦ煙闁箑鏋ら柍璇茬箳缁辨捇宕掑顑藉亾妞嬪孩濯奸柡灞诲劚閻ら箖鏌eΟ娆惧殭缂佺姵鐗滈幉鎼佹偋閸繄鐟ㄧ紓浣哄У鐢繝寮婚悢鍏煎€绘俊顖濇娴犳潙顪冮妶搴″妞ゆ垵顦~蹇涙惞鐟欏嫬鏋傞梺鍛婃处閸撴稒瀵奸崟顖涒拺闁荤喐婢樺▓鈺呮煙閸戙倖瀚� >
官方微信Yishimed66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 ||
---|---|---|
全国技能缴费时间>> | 最新版大纲/教材变动>> | 医师“搞”分秘籍资料>> |
2016中医执业医师辅导之心悸:
心悸的病因病机
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冲。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为临床多见,除可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而致。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有类似症状记载,如《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并认为其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的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宋代《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对惊悸、怔仲的病因病机、变证、治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的理论。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在治疗与护理上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清代《医林改错》论述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出现心悸时,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治疗。
心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临床表现
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以结脉、代脉、促脉、涩脉为常见。
心悸失治、误治,可以出现变证。若心悸兼见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气喘,脉疾数微,此为心悸重症心肾阳虚、水饮凌心的特点。若心悸突发,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肢肿,脉数细微,此为心悸危症水饮凌心射肺之特点。若心悸突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此为心阳欲脱之危证。若心悸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短暂即恢复正常而无后遗症,或一厥不醒,为心悸危症晕厥之特点。
二、诊断
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动,乏力,头晕等。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3、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洒饱食等原因诱发。
4、可见有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5、心电图、血压、X线胸部摄片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鉴别诊断
胸痹心痛胸痹心痛患者也可伴见心悸的症状,如表现为心慌不安,脉结或代,但以胸闷心痛为主症。此外,胸痹心痛中的真心痛,以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牵及肩胛两背为主症,并常伴较突出的心悸症状,脉或数,或迟,或脉律不齐,常因劳累、感寒、饱餐、情绪波动等而诱发,多呈短暂发作,但甚者心痛剧烈不止,唇甲紫绀或手足青冷至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直到晕厥,病情危笃。因此,在胸痹心痛中心悸应视为胸痹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中的一个次要症状,而与以心悸为主症的心悸病证有所不同。
心悸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辩惊悸与怔忡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每属实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辨虚实心悸证候特点多为虚实夹杂,虚者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之类。辨证时,要注意分清虚实的多寡,以决定治疗原则。
3、辨脉象观察脉象变化是心悸辨证中重要的客观内容,常见的异常脉象如结脉、代脉、促脉、涩脉、迟脉,要仔细体会、掌握其临床意义。临床应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症从舍。一般认为,阳盛则促,数为阳热,若脉虽数、促而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寒之象。阴盛则结,迟而无力为虚,脉象迟、结、代者,一般多属虚寒,其中结脉表示气血凝滞,代脉常为元气虚衰、脏气衰微。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4、辨病情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心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高辨证准确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块速型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心病心悸,多为气虚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风心病引起的心悸,以心脉痹阻为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由邪毒外侵,内舍于心,常呈气阴两虚,瘀阻络脉证。
二、治疗原则
心悸虚证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并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实证常因于痰饮、瘀血等所致,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并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临床上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之多少,攻补兼施,或以攻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
三、分证论治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
方中龙齿、朱砂镇惊宁神;茯苓、茯神、石菖蒲、远志安神定志;人参益气养心。可加琥珀、磁石重镇安神。
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
方中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以生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行气,令补而不滞。
若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面色无华,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本方益气滋阴,补血复脉。方中炙甘草、人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干地黄、麦冬、阿胶、麻子仁甘润滋阴,养心补血,润肺生津;生姜、桂枝、酒通阳复脉。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甚者加当归、熟地;阳虚甚而汗出肢冷,脉结或代者,加附片、肉桂;阴虚甚者,加麦冬、阿胶、玉竹;自扦、盗汗者,加麻黄根、浮小麦。
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
方中黄连、黄芩清心火;阿胶、芍药滋阴养血;鸡子黄滋阴清热两相兼顾。常加酸枣仁、珍珠母、生牡蛎等以加强安神定悸之功。
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滋补肾阴,清泻虚火。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改用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养心安神。心阴亏虚、心火偏旺者,可改服朱砂安神丸养阴清热,镇心安神。
若阴虚夹有瘀热者,可加丹参、赤芍、丹皮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夹有痰热者,可加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
心阳不振
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方中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生龙齿、生牡蛎安神定悸。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加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或用独参汤煎服;心阳不足、寒象突出者,加黄芪、人参、附子益气温阳;夹有瘀血者,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
水饮凌心
症状: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小便短少,舌淡苔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炙甘草通阳化气;白术健脾祛湿。兼见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皮和胃降逆止呕;尿少肢肿,加泽泻、猪苓、防己、大腹皮、车前子利水渗湿;兼见水湿上凌于肺,肺失宣降,出现咳喘,加杏仁、桔梗以开宜肺气,葶苈子、五加皮、防己以泻肺利水;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丹参活血化瘀。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咳喘,不能平卧,浮肿,小便不利可用真武汤,温阳化气利水。方中附子温肾暖土;茯苓健脾渗湿;白术健脾燥湿;白芍利小便,通血脉;生姜温胃散水。
心血瘀阻
症状: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
方中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脉止痛;生地、当归养血和血。胸部窒闷不适,去生地之滋腻,加沉香、檀香、降香利气宽胸。胸痛甚,加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活血化瘀,通络定痛。兼气虚者,去理气之青皮,加黄芪、党参、黄精补中益气。兼血虚者,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滋养阴血。兼阴虚者,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滋阴。兼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温补阳气。兼挟痰浊,而见胸满闷痛,苔浊腻者,加瓜蒌、薤白、半夏理气宽胸化痰。
心悸由瘀血所致,也可选用丹参饮或血府逐瘀汤。
痰火扰心
症状:—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
方中黄连苦寒泻火,清心除烦;温胆汤清热化痰。全方使痰热去,心神安。可加栀子、黄芩、全瓜蒌,以加强清火化痰之功。可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石决明镇心安神。若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泻热通腑。火热伤阴者,加沙参、麦冬、玉竹、天冬、生地滋阴养液。
重症心悸时应予心电监护,中西药物综合抢救治疗,常用的中药抢救措施有:1、率快速型心悸可选用生脉注射液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也可用强心灵、福寿草总甙、万年青甙,缓慢静注。2、率缓慢型心悸可选用参附注射液或人参注射液缓慢静注或静脉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