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三--人工循环,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提供汇总: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最迅速有效的是胸外心脏按压法。
(一)胸外心脏按压法
1、胸外心脏按压法操作要点:
(1)体位:即患者体位;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
(2)部位:即按压部位,操作者位于病人一侧,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剑突上二横指宽距离),手掌与胸骨纵轴平行以免按压肋骨,另一手掌压在该手背上。
(3)姿势:即操作者身体姿势;操作者肘关节伸直,借助双臂和躯体重量向脊柱方向垂直下压。不能采取过快的弹跳或冲击式的按压,开始的一、二次用力可略小,以探索病人胸部的弹性,忌用力过猛,以免发生肋骨骨折、血气胸和肝脾破裂的并发症。
(4)深度:按压深度;每次按压,成人使胸骨下压4-5cm;儿童3cm±;婴幼儿2cm。按压后放松胸骨,便于心脏舒张,但手不能离开按压部位。待胸骨回复到原来位置后再次下压,如此反复进行。
(5)频率:按压频率为80-100次/min。
2、胸外心脏按压的并发症
由于按压时操作不当,可发生肋骨骨折,折断的肋骨骨折端可刺伤心、肺、气管以及腹腔脏器或直接造成脏器破裂,从而导致气胸、血胸,肝、脾、胃、膈肌破裂,脂肪栓塞等。
3、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机制
胸外心脏按压时,血流的产生主要有“心泵”和“胸泵”两种机制。“心泵机制”理论认为,胸部按压时,心脏由于受到胸骨和脊柱的挤压,导致心脏内的血液射向 主动脉,形成血流。“胸泵机制”理论则认为,胸外按压引起胸内压升高,导致肺血管床中的血液流经心脏进入全身血管。此时,心脏就象一根输送血液的管道,失 去了瓣膜的功能,而胸腔入口处的静脉瓣保证了血液向动脉方向流动。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当胸外心脏按压时,人工循环的动力有可能“心泵”、“胸泵”两种机制 共存,在一定条件下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胸内心脏按压法
与胸外心脏按压相比,胸内心脏按压的效果较优,作胸内心脏按压时其心排血量可达正常的40——60%。脑血流量可达正常的60%以上,心肌血流量达正常的 50%以上。而标准的胸外心脏按压时,脑血流量为0-30%(平均9%),心肌血流量正常的3-4%,且有舒张压低、静脉峰压高缺点,这样就降低了脑灌注 压(脑灌注压为MAP-(颅内压+静脉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冠状动脉灌注压为舒张压-左室舒张末压)。此外胸内心脏按压时,可以直接观察心脏情况,确定 心肌张力,便于心内注药和电击除颤。
1、适应证及时机
(1)经标准的胸外心脏按压10-15分钟无效者。有的作者把这个时限定为3-5分钟,并认为如果在抢救心跳骤停病人时首选胸内心脏按压则有可能抑救成活 更多的病人。这适用于医院内包括手术室、各种监护室、急诊室的心肺复苏。在这些地方应把标准的胸外心脏按压法作为应急措施,在进行按压的同时应准备开胸胸 内心脏按压。
(2)严重的胸部外伤伤员的心肺复苏,应把胸内心脏按压法作为首选,因为只有开胸才能救治可能有的心包填塞及内出血或张力性气胸,甚至胸内大血管的出血。
(3)在手术中发生的心跳停止,尤其是已经开胸者。另外,腹内大出血一时不易控制者,在膈肌上临时阻断主动脉行胸内心脏按压法是救急的有效措施。
(4)胸廓或脊柱畸形伴心脏移位者。
(5)多次胸外除颤无效的顽固室颤。
2、开胸心脏按压的方法和步骤
(1)切口选择 在心脏术后或胸壁已有前或前外切口的患者,可由原切口进入胸腔。在其他病人,可选择左第4或第5肋间前外切口进入。切开速度要快,如暴露不佳,可切断第5 或第4肋软骨。在切开前,如有条件可快速消毒皮肤和铺无菌巾(但不应间断胸外心脏按压),以减少切口感染。否则,为了争取时间,亦可在未消毒的情况下进 行,待心脏复苏后,再行消毒,彻底冲洗手术野,铺无菌巾,术后并用大量抗生素。
(2)心脏按压 进入胸腔后,首先挤压心脏,以建立循环。除非有心包填塞,一般不先忙于切开心包,以免延长停搏时间,挤压2-3min后,如无效,再于左膈神经前方1cm处纵行切开心包,再行心脏挤压。其方法有:
①单手挤压法 以右手握住心脏,4指放在左室后方。拇指放在右室前方。
②双手挤压法 左手4指置于右室前方,右手4指置于左室后方,右方拇指置于左手指之上以加强挤压力量。
③单手推压法 若用左前外切口,可把右手置于心脏后方,将之推向胸骨背侧,进行挤压。
(三)按压心脏有效的表现
无论是胸外或胸内按压心脏,按压心脏有效的表现:
①大动脉能触摸到搏动;②可测到血压,收缩压≥8.0Kpa(60mmHg);③紫绀的口唇渐转为红润;④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甚至出现自主呼吸。
备考神器:
以上就是“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三--人工循环”的全部内容啦,以上信息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汇总,更多信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外科学职称考试栏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