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与血的关系是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如下:
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前者是指气对血的作用,后者是指血对气的作用而言。
1.气为血之帅
①气能生血:气能参与、促进血液的化生。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②气能行血:气能推动与调控血液在脉中稳定运行。血液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和调控,以及肝气的疏泄调畅。
③气能摄血:气能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循行而不逸出脉外。气的摄血作用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2.血为气之母
①血能养气:指血液可以充养人体之气,使气保持旺盛。一方面气依附于血而存在,而血液循环流布周身,能够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以维持气的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与气生成有关的肺、脾、肾等脏,也需要得到血液的濡养,才能不断地化生人体之气。因此,血足则气旺,血虚则气衰。临床常见久病血虚的患者,也伴有气虚的表现,其原理即在于此。
②血能载气:指气依附于血中,依赖血之运载而布达全身。又称“血能藏气”、“血能寓气”。气属阳,主动;血属阴,主静。由于气的活力很强,运行疾速,极易行而不止,散而不聚,所以必须依附于有形之血,才能正常的流通。“气之性情慓悍滑疾,行而不止,散而不聚者也。若无以藏之,不竟行而竟散乎?惟血之质为气所恋,因以血为气之室,而相裹结不散矣。”因此,临床上大出血的患者,往往气亦随之脱失,形成气随血脱的危症;或血行瘀阻不畅,而引起气机郁滞不通。
推荐阅读:
以上“气与血的关系”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学教育网提供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