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痰饮的辩证要点如下:
痰饮的辨证,首应根据其停积的部位区别四类不同的证型。如停留胃肠者为痰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淫溢肢体者为溢饮,支撑胸肺者为支饮。同时尚须掌握阳虚阴盛,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为阳气不足,标实指水饮留聚,无论病之新久,俱应根据症状,辨别二者的主次。
痰饮治疗宜温补脾肾固本,利水逐饮治标。由于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故《金匮·痰饮咳嗽病》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同时还当分别标本缓急,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水饮壅盛者祛饮治标,阳微气虚者温阳治本。在表者宜温散发汗,在里者宜温化利水,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当攻,如属邪实正虚,治当消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凉并用。《医门法律·痰饮留伏论》提出虚实分治之法,临床可作为辨治饮病的要领,凡饮邪壅实者,分别治以攻逐、利水、发汗等法,因势利导以祛除饮邪;阳虚饮微者,治以健脾温肾为主,阳气通则饮自化。即使实证,当饮邪基本消除后,如正气虚馁者,亦需继用健脾温肾之剂,以固其本。
推荐阅读:
以上“痰饮的辩证要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学教育网提供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