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必看高频考点](http://www.med66.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24/09/12/816084.png)
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体格检查之心脏触诊检查的内容如下:
一、心脏触诊手法:
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二、心脏触诊顺序:
从心尖部开始,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第二主动脉瓣区及三尖瓣区。
三、心脏触诊内容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同视诊内容。触诊可进一步证实视诊所见的心尖搏动以及心前区异常搏动,并能确定其位置、范围、节律、频率及强度。由于心尖搏动的凸起性冲动标志着心室收缩期、内向性凹陷为心室舒张期,故可利用心尖搏动的触诊来判断心音、震颤及杂音出现的时期。
2.心前区震颤:
检查者用右手掌尺侧缘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进行触诊时,手掌感觉到一种微细的震动感,其感觉类似于猫的颈部或前胸所触及的震动感,故又称为“猫喘”。震颤的时相可以通过同时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搏动来确定,心尖搏动时冲击手掌或颈动脉搏动后出现的为收缩期震颤,而在之前出现的为舒张期震颤。心前区震颤是器质性心脏血管疾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狭窄性疾病。
3.心包摩擦感:
正常心包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心包的作用。心包发生炎症时心包脏层与壁层表面上有纤维蛋白沉着而变得粗糙,心脏搏动时两层粗糙的心包相互摩擦产生振动,传导到胸壁,可于心前区触知的一种往返性振动感,即为心包摩擦感。检查者用右手全掌置于被检查者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最易触及,特征为收缩期和舒张期双相的粗糙摩擦感,收缩期更易触及,坐位前倾呼气末明显。
推荐阅读:
【高频考点】中医诊断学:气血同病辨证的考点精讲及习题练习汇总
以上“体格检查之心脏触诊检查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学教育网提供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