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春温病的传变规律如下:
春温是发生于春季或春夏之交的急性外感热病。春温感受的病邪,一般认为是由于冬季的寒邪潜伏于体内,郁久化热形成的温热病邪。春温发病之初就有明显的里热证表现,如发热、烦渴、舌红苔黄等,严重者可见神昏、痉厥、斑疹,属于伏邪温病,这是与风温的不同之处。
春温的致病因素是温热病邪,依据感邪轻重、体质强弱,初期有发于气分和发于营分的不同。发于气分的,邪气虽盛,而正气亦强,病情相对较轻,但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亦可深入营血分;发于营分的,邪热炽盛,营阴亏损,病情较重,可出现伤阴、闭窍、动风、动血等危重症。春温初期虽以里热证为主,发病之初有的也有短暂的卫表证表现,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无卫表证表现的,称为“伏邪自发”。春温后期,邪少虚多,主要损耗肝肾阴液,或致虚风内动,这是与风温病后期主要损伤肺胃阴液的又一不同之处。春温恢复期,余邪留伏阴分,阴液被伤,可见低热不去。
春温病可与西医学中发生于春季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脑炎、重症流感,以及其他初病即以里热见症为主的疾病相联系。
推荐阅读:
【高频考点】中医内科主治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高频考点汇总!
以上“春温病的传变规律”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学教育网提供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