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区别题:
外感与内伤咳嗽的鉴别:主要依据病因和临床特征两方面。病因是外感咳嗽为六淫邪气所致,其中尤以风、寒、燥、热为多见;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中尤以肺、脾、肝为主。临床特征是,外感咳嗽以起病急,病情短,常伴有表证;内伤咳嗽起病缓慢,病情较长,或反复发作,身无表证,多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阳黄和阴黄的鉴别:阳黄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多为肝胆或脾胃湿热所引起。阴黄黄色晦暗色如烟熏,多由脾胃虚寒所引起。阳黄日久可转化为阴黄。
黄疸、萎黄与黄胖的鉴别:黄疸具有传染性病证,无问大小,皆相染易,症状相似。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尤以目黄为标志;萎黄以皮肤萎黄为特点,病史一般较长,有慢性出血或脾胃虚弱的病史,常伴有纳差、困倦、头目眩晕等症状;黄胖除皮肤苍黄外,还伴有头面四肢虚浮,有寄生虫感染的病史。
尿血和血淋的鉴别:尿血和血淋都是小便有血,尿色红赤。但尿血无小便灼热刺痛之感,而血淋常伴有小便淋漓灼痛、尿频、尿急等症。
中风和痫证、厥证的鉴别:都可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但是,中风昏迷时可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昏迷时间相对较长,清醒后多有后遗症;厥证昏迷时多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多在短时间内苏醒,醒后如常人;痫证昏迷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样叫声,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多在短时间内苏醒,醒后如常人。
内伤发热和外感发热的鉴别:1.病因病机:外感发热:感受六淫外邪,疫毒之邪,正邪交争;内伤发热:脏腑之阴阳气血失调,郁而发热;2.症候:外感发热:实热证,如面赤,口渴欲饮,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内伤发热:虚证,如体形消瘦,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气短纳呆,舌质淡,脉数无力。3.热势:外感发热:高热;内伤发热:低热或间歇热。4.病程:外感发热起病急,病程短;内伤发热起病缓,病程长。
病例分析题 辩证分型:
治法:
治则:
方药:
煎服法:
咳嗽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难截然分开,故称咳嗽。)(名解)
【诊断】1.咳逆有声或伴喉痒咯痰。2.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伴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3.听诊可闻及两肺呼吸音增粗,或伴有干湿啰音。4.血常规化验,胸部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辩证要点】1.辨外感与内伤;2.分清寒热虚实。
【治疗原则】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驱邪治咳,扶正补虚,标本兼治,分清虚实主次处理。
外感咳嗽: (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引起的咳嗽,病性属邪实。)(名解)
1.风寒袭肺: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三拗汤和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音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主症: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有少量粘痰,不易咯出。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
内伤咳嗽: (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引起的咳嗽,病性有邪实、正虚。)(名解)
1.痰湿蘊肺:主症: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每于晨间咳痰又甚,因痰而咳,痰出则咳缓。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主症:气逆作咳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
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 方药: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主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夹血,或声音逐渐嘶哑。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湿痰咳嗽的症状、治法、方药:反复咳嗽,咳嗽发作时咳声重浊,于早晨起床后或进食肥腻之品后咳甚痰多,色白粘稠,胸闷,脘痞,纳呆,便溏,苔白腻,脉濡滑,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治咳,选方宜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阴亏耗型咳嗽与肺痨之异同:均有肺阴不足之表现,如干咳、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不同之处在于:肺痨是正气不足,感染痨虫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表现,具传染性,慢性消耗性疾病;肺阴亏耗型咳嗽是由久病劳欲,肺肾虚弱,气阴耗伤所致,虽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但不具传染性。
哮病 :
【诊断】1.发作时喉中哮鸣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唇甲青紫。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情绪不宁等先兆。3.多有过敏史或家族史。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罗音。5.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液涂片、胸部X线检查等有助诊断。
【辩证要点】1.辨已发未发;2.辨证侯寒、热、虚、实;3.辨痰性质。
【治疗原则】发时指标,平时治本为哮病治疗基本原则。发时祛痰利气“扶正气者,须辨阴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
发作期:1.寒哮:主症: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痰情稀呈泡沫状,形寒怕冷。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谢干麻黄汤。
2.热哮:主症: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不恶寒,汗出。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
3.浊哮:主症: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喉如曳锯,咯痰粘腻难出。呕恶,纳呆,胃脘痞闷,便溏。
治法:化浊除痰,降气平喘。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4.风哮:主症:哮喘反复发作,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声,呼吸急促不能平卧,止时有如常人。发前多有鼻、喉痒。
治法:疏风宣肺,化痰平喘。 方药:华盖散。
哮证与喘证的鉴别: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但哮必兼喘,而喘不兼哮;哮指声响,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哮病缓解期:1.肺虚:主症:气粗声低,咯痰清稀色白,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平素自汗。
治法:补肺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
2.脾虚:主症:气短不足以息,少气懒言,每因饮食不当而引发。倦意乏力,面色萎黄。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
3.肾虚:主症: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劳累后喘哮易发。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或颧红烦热。
治法:补肾摄纳。 方药:金匮肾气丸(助阳)或七味都气丸(滋阴、纳气)。
热哮:哮病发作期的一种证型,临床为气粗息涌,喉中哮鸣,咳呛阵作,咯痰黄稠,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寒哮:由于阳气不足而感受寒邪引起哮病发作,表现为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音,喜喝热饮,形寒怕冷,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脉弦紧。
喘证 :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常见病证,严重者每致喘脱。
【诊断】
1.以喘促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或口唇青紫为典型临床表现。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情志刺激及劳累而诱发。
3.两肺可闻及干、湿罗音。 4.血常规、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有助诊断。
【辩证要点】
1.辨虚实;2.辨寒热;3.辨病位。
【治疗原则】虚实为纲。1.实喘治在肺,法以驱邪利气,区别寒热痰气之不同而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等法。
2.虚喘治在肾,法以培补摄纳,针对脏腑病机,采用补肺、纳肾、温阳、益气、养阴、固脱等法。
3.虚实夹杂,上虚下实者,当驱邪与扶正并举,分清主次有所侧重。
实喘:
1.风寒闭肺:主症: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伴流清涕、无汗、恶寒,口不渴等。
治法:宣肺散寒。 方药:麻黄汤。
2.表寒里热:主症: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痰粘稠,形寒,无汗,舌质红。
治法:宣肺泄热。 方药:麻杏石甘汤。
3.痰热遏肺:主症: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或带血,身热,面红,有汗,尿赤。
治法:清泄痰热。 方药: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主症: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脘闷,呕恶,不渴。
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肝气乘肺:主症: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心烦易怒,不思饮食。
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方药:五磨饮子。
6.水凌心肺:主症: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痰稀白,心悸,面部肢体浮肿。
治法:温阳利水,泻壅平喘。 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虚喘:
1.肺气虚:主症: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痰少质粘,面色潮红。
治法:补肺益气。 方药: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2.肾气虚:主症: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气不得续。形瘦神惫,尿后余沥,或干咳,面红烦躁。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喘脱:主症: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心慌动悸,面青唇紫,汗出如珠。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方药:参附汤加紫石英、磁石、沉香、蛤蚧等。
肺胀 :(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肺管不利,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表现为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紫绀、心悸浮肿。重者可见昏迷、喘脱等危重症候。)(名解)
1.外寒里饮:主症: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恶寒,无汗。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降逆。 方药:小青龙汤。
2.痰浊阻肺:主症:胸满,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腹痞胀。
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3.痰热郁肺:主症:咳逆喘息气粗,胸满,咯痰黄或白,粘稠难咯。身热,烦躁,溲黄。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
4.痰蒙神窍:主症:意识朦胧,表情淡漠,嗜睡,或烦躁不安,或昏迷,谵妄,撮空理线。或抽搐,咳逆喘促,痰鸣。
治法:涤痰,开窍,熄风。 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5.肺肾气虚:主症:呼吸浅短难续,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胸满闷窒。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
6.阳虚水泛:主症: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胸满气憋。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悉肿,腹胀有水,尿少。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胀的治则:感邪时偏于标实,标实者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驱邪宣肺(辛温、辛凉),降气化痰(温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淡渗),活血祛瘀。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本虚者,当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为主,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
心悸 :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治则】补虚泻实,调理阴阳。虚证当益气养血,调理阴阳,配合养心安神之品;实证宜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重镇安神之品。
1.心虚胆怯: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胸闷气短,恶闻声响。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2.心脾两虚:主症: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神疲乏力,纳少腹胀,便溏。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
3.肝肾阴亏:主症:心悸失眠,眩晕耳鸣。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
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方药: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
4.心阳不振:主症:心悸不安,动则尤甚,形寒肢冷。胸闷气短,面色晄白,伴心痛。
治法:温补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水饮凌心:主症:心悸眩晕,肢面浮肿,下肢为甚,甚者咳喘,不能平卧。胸脘痞满,渴不欲饮,形寒肢冷。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6.血瘀气滞:主症:心悸,心胸憋闷,心痛时作。两胁胀痛,善太息,爪甲青紫。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
7.痰浊阻滞:主症:心悸气短,胸闷胀满。食少腹胀,恶心呕吐,溲赤。
治法: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导痰汤。
8.邪毒犯心:主症:心悸,胸闷,气短,左胸隐痛。发热,恶寒,咳嗽,神疲乏力,口干渴。
治法: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方药:银翘散或生脉散加减。
怔忪:心悸的一种,其内因久病体虚,气血耗伤,心神失养引起,临床以无惊而悸,心中惕惕,悸动不已,稍劳即发为特征。
惊悸:心悸的一种,其外因偶受惊恐恼怒,气机逆乱,心神不安引起,临床以因惊而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为特征
心痛 :(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者,谓之心痛。)
【病因病机】
1.寒邪内侵;2.饮食不节;3.情志内伤;4.肝肾亏虚;5.消渴、眩晕等病人亦可引发心痛。
【诊断】膻中及左胸膺部突发憋闷而痛,(闷痛、灼痛、绞痛、刺痛、隐痛)。疼痛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至可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呈发作性或持续不懈。伴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因情绪波动、寒冷刺激、饱餐之后、劳累过度而诱发。
【辩证要点】1.辨疼痛性质;2.辨气、血、阴、阳虚;3.辨气滞、血瘀、痰阻、寒凝;4.辨真心痛舌苔脉象;5.辨真心痛病情顺逆。
【治则】补、通。先治其标,后顾其本,必要时标本同治。
1.心血瘀阻:主症: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加重。胸闷心悸。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
2.痰浊内阻:主症:胸闷痛如窒,痛引肩背。肢体沉重,痰多。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主症:胸痛如绞,时作时止,感寒痛甚。四肢不温。
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药: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寒盛痛重者,乌头赤石脂汤送服苏合香丸。
4.气阴两虚:主症:胸闷隐痛,时作时止。气短,头晕,或手足心热。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人身营养汤。
5.心肾阴虚:主症:胸闷痛或灼痛,心悸心烦。不寐,盗汗,腰膝酸软。
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左归饮。
6.心肾阳虚:主症:胸闷痛气短,遇寒加重。腰痠乏力,畏寒肢冷,面浮足肿。
治法:益气壮阳,温络止痛。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
厥心痛 亦称胸痹心痛,为心痛之轻证。(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救急时均要口服芳香温通药,如冠心苏合香丸1丸口含服;或速效救心丸15粒口含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麝香保心丸2粒。
真心痛 亦称心厥。(胸痹的进一步发展出现的危重症候,以左胸剧烈疼痛,持续不解,伴汗出肢冷,面白唇青,手足青至节,脉微细为特征。)因心脉闭塞,故属临床急危重症,应做如下救治:1.立即吸氧;2.绝对卧床;3.救治原则以通为主,兼顾正气(含服冠心苏合香丸1丸或速效救心丸5粒)4.因心脉闭塞,气滞血郁,要及时通便。5.肺气郁滞,化热灼津生痰,当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胸痹与胃脘痛的异同:胸痹不典型者,疼痛可在胃脘部。多数在左胸部,病位在心,常有心病史,呈发作性胸闷胸痛,伴心悸气短,喘息,脉结代。胃脘痛疼痛部在胃脘部,病位在胃,常有胃病史,发病表现为胃脘痛,伴纳呆,嗳气,呃逆,泛酸等。
胸痹与悬饮的鉴别:胸痹以左胸闷痛为主证,悬饮饮停左胸胁者也以左胸疼痛为主症,故当鉴别。胸痹病位在心,疼痛部在左侧心前区与胸骨后;悬饮病位在胸胁,疼痛部位在左侧而胸胁部。胸痹常于劳累、饱餐、受寒、情绪激动后突然发生,历史短暂,休息或用药后缓解,伴心悸气短,喘息,脉结代等。悬饮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咳嗽、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多伴有咳嗽、气喘,咯痰,发热等。
血证 :(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辨证要点】1.辨病证之不同;2.辨病位之不同;3.辨证候之虚实。
【治则】1.治火;2.治气;3、治血。 初期:“止血”;血止后用“宁血”;善后用“补虚”。同时兼顾“消瘀”。
鼻衄:
1.热邪犯肺:主症:鼻燥流血,血色鲜红。身热口干。
治法:清肺泻热,凉血止血。 方药:桑菊饮。
2.肝火上炎:主症:鼻衄目赤,烦躁易怒。口苦耳鸣。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栀子清肝汤加减。
3.胃热炽盛:主症:鼻血鲜红,胃痛口臭。烦躁便秘。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玉女煎。
4.气血亏虚:主症:鼻衄或肌衄、齿衄,血色淡红。心悸神疲,气短乏力。
治法: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
齿衄:
1.胃火内炽:主症: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口渴欲饮,口臭便秘。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加味清胃散。
2.阴虚火旺:主症:齿衄血色淡红,齿摇龈浮微痛。腰痠耳鸣。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茜根散。
咳血:
1.燥热犯肺:主症:咳嗽痰血,鼻燥口干。发热喉痒,咳痰不爽。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桑杏汤。
2.肝火犯肺:主症:咳嗽阵作,痰中带血,胸胁牵痛。烦躁易怒,目赤口苦。
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方药:黛蛤散合泻白散。
3.阴虚肺热:主症:咳嗽少痰,痰中带血,经久不愈。血色鲜红,两颧红赤,潮热盗汗。
治法:滋阴润肺,降火止血。 方药:百合固金汤。
吐血:
1.胃中积热:主症:胃脘灼热作痛,吐血色红或紫暗。口臭,便秘。
治法:清胃泻热,凉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主症:吐血色红或紫暗,脘胀胁痛。烦躁易怒,寐少梦多。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气虚血溢:主症: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气短声低。
治法: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
便血:
1.肠道湿热:主症:便血伴大便秽腻不畅。腹痛不适,口粘而苦。
治法: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
2.脾胃虚寒:主症:便血紫暗或黑色,脘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怯寒肢冷,纳差便溏。
治法: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
尿血:
1.下焦热盛:主症: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面赤口疮。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
2.阴虚火旺:主症:小便短赤带血。颧红潮热,腰痠耳鸣。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主症:久病尿血,食少乏力。面色苍白,或见皮肤紫斑、齿衄。
治法:补脾益气生血。 方药:归脾汤。
4.肾气不固:主症:尿血日久不愈,血色淡红,腰痠耳鸣。神疲乏力,头晕目眩。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方药:无比山药丸。
紫斑:
1.热盛迫血:主症:感受风热或火热燥邪后,肌肤突发紫红后青紫之斑点或斑块。发热口渴,烦躁不安。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清营汤。
2.阴虚火旺:主症:肌肤出现红紫或青紫斑点或斑块,时作时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方药:茜根散。
3.气不摄血:主症:紫斑反复出现,经久不愈,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
治法:补脾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
血溢:《内经》称各种出血为血溢,有血溢脉外之意。
紫斑:亦名紫癜或肌衄,由多种原因导致皮下肌肤出血,皮肤青紫,压之而不退色。
紫斑与皮疹的鉴别:紫斑压之不退色,一般无瘙痒、发热等症,常伴有口腔牙龈等部位出血;而皮疹压之褪色,且多伴有瘙痒或发热等症。
咳血与呕血的鉴别:从病史、先兆症、出血颜色、伴随症等方面进行鉴别。咳血多有肺痨、久咳、喘证等病史;有喉痒、胸闷、口有血腥味、咳嗽等出血前征兆;血色鲜红,常混有泡沫痰涎;出血后可有数天痰中带血,大便颜色多无异常。吐血多有胃痛、积聚等病史;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心慌等出血前征兆;血色暗红或呈咖啡色,常混有食物残渣;无痰中带血,但出血后大便呈黑色。临床鉴别还可借助X光、纤维胃镜等检测。
远血与近血的鉴别:远血与近血之说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以出血部位与肛门的距离来划分的,距肛门近者为近血,距肛门远者为远血。《景岳全书。血证》:“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临床上还要根据出血的颜色、伴随症状、既往病史等方面加以鉴别。远血颜色黯黑或呈柏油样,血和大便均匀混合;近血则为鲜红色,一般先有大便后出血或纯血鲜红。远血者多有反复发作的胃痛史和黄疸、鼓胀病史等,近血多有痔疮等病史。远血多由脾胃虚寒引起,近血多因肠道湿热所致。
胃痛 :(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之胃痛,又称胃脘痛。)
【病因病机】1.外邪犯胃;2.饮食不节;3.情志不畅;4.脾胃虚弱。
【辩证要点】1.辨寒热;2.辨虚实;3.辨气血;4.辨在胃、在肝、在脾。
【治则】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但须审症求因,审因论治。
【通则不痛】散寒、消食、理气、泄热、化瘀、除湿、养阴、温阳等法均可起到“通”的作用。不单指“通下”。
1.胃气壅滞:主症: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嗳气。或有伤食史,或有感外邪病史。
治法: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香苏散化裁。
2.肝胃气滞:主症: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攻撑走窜,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3.胃中蕴热:主症:胃脘灼热,得凉则减,得热则重。口舌生疮。
治法:清胃泻热,和中止痛。 方药:泻心汤合金铃子散。
4.肝胃郁热:主症: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
治法:清肝泻热,和胃止痛。 方药:肝热移胃用化肝煎加减;灼痛、口苦、恶心明显时小柴胡汤化裁。
5.瘀血阻滞:主症:胃脘疼痛,状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病程日久。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不足:主症:胃脘隐痛或隐隐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
治法:滋阴养胃,理气止痛。 方药: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脾胃虚寒:主症:胃脘隐痛,遇寒或饥时痛剧,得温熨或进食则缓,喜暖喜按。食少便溏。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心下痞:心下是心口下,胃的位置,心下痞是指胃脘部满闷痞塞不适感,但按之虚软不痛。多见慢性胃炎所引起不适。
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从病位,疼痛的程度,特征以及预后鉴别。胃痛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以隐痛、胀痛为主,势缓,常伴有恶心呕吐,反酸嘈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预后较好。真心痛病位在左胸前,极少部分在胃脘,以压榨感疼痛,剧痛为主,势急,常伴有心悸气短,汗出,中老年人多见,预后较差。
胃痛虚证和实证的鉴别:实证起病急,痛而拒按,胀痛、刺痛为主,治疗较易收效。虚证起病缓,病程长,隐痛为主,痛而喜按,病情缠绵,往往难愈。
胃痛与胃痞的鉴别:二者部位相同,均在心下胃脘。但胃痞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以满为患,且病及胸膈为特征;胃痛以痛为主,可有压痛,二者不难鉴别。
湿热中阻胃痛与肝胃郁热胃痛的临床特点、治法及主方有何不同:湿热中阻胃痛的临床特点为胃脘胀痛,嘈杂灼热,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头重肢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大法为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主方为清中汤;肝胃郁热胃痛的临床特点为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大法为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主方为丹栀逍遥散。
呕吐 :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无物有声为干呕。呕和吐常同时发生,难截然分开,故并称为呕吐。
【病因病机】1.外邪犯胃;2.饮食不节;3.情志失调;4.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辨证要点】1.辨实与虚;2.辨呕吐物;3.辨可吐与止呕;4.辨可下与禁下。
【治则】和胃降逆为本。分清虚实。实者重在驱邪,以解表、消食、化痰、理气之法,辅以和胃降逆。虚者重在扶正,以益气、温阳、养阴之法,辅以降逆止呕,以求正复胃和呕止之功。虚实夹杂应适当兼顾治之。
1.外邪犯胃:主症:发病急骤,突然呕吐,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伴胸脘满闷,不思饮食。
治法:解表疏邪,和胃降逆。 方药: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主症: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益甚,吐后反快。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
3.痰饮内停:主症:呕吐多为清水痰涎,头眩心悸。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主症:呕吐吞酸,嗳气频作。情志不遂更甚。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呕。 方药: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虚证:
1.脾胃虚寒:主症: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大便溏薄,时作时止。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丸。
2.胃阴不足:主症: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方药:麦门冬汤。
反胃:反胃也有呕吐的临床表现,故属呕吐范畴,多由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于腐熟,食入不化所致。临床表现为食饮入胃,滞停胃中,良久尽吐而出,吐后转舒。即所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嘈杂: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症。病机有胃热、胃虚、血虚之不同。
实证呕:呕吐由外邪、饮食、七情所引起,表现为发病急骤,病程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酸腐臭秽,或伴有表证,脉实有力。
虚证呕:指呕吐由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长,呕而无力,时作时止,吐物不多,酸臭不甚,伴有精神萎靡,倦意乏力,脉弱无力等症。
呃逆与干呕的鉴别:呃逆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病症,病位在膈,病机是胃气上逆动膈;干呕是病人有恶心欲呕之感,但有声无物,病位在胃,由胃气上逆所致。两者在临床表现与病机病位上不同。
噎膈与反胃的不同:噎膈是噎塞格拒,甚至闭塞不通。轻者食物难下,水饮可入,重则水饮不进,或食入即吐。病位在食道,病情重,预后差。反胃的特点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完谷不化,为脾胃虚弱引起,病位在胃,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辨呕吐物的疾病性质:呕吐物的性质反映病变的寒热虚实、病变脏腑等,如酸腐难闻,多为食积内腐;黄水味苦,多为胆热犯胃;酸水绿水,多为肝气犯胃;痰浊涎沫,多为痰饮中阻;泛吐清水,多属胃中虚寒,或有虫积;粘沫量少,多属胃阴不足。
泄泻 :(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辨证要点】1.辨暴泻与久泻;2.辨虚实;3.辨寒热;4.辨证候特征。
【治则】病机为脾病湿盛,故治则为运脾化湿。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着重化湿,温化寒湿、清化湿热、清暑祛湿;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健运脾气为主,佐以化湿利湿;肝郁配合抑肝扶脾;肾阳虚衰者,宜补火暖土
1.寒湿泄泻:主症: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有时如鹜溏。
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
2.湿热泄泻:主症: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
3.暑湿泄泻:主症:夏季盛暑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黄连香薷饮。
4.食滞肠胃:主症: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
5.肝气乘脾:主症: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
6.脾胃虚弱:主症: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增多,夹见水谷不化。
治法:健脾益胃。 方药:参苓白术散。
7.肾阳虚衰:主症: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
五更泻:由于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每天早晨黎明之前,出现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为特征的病证。
痢疾与泄泻的鉴别 :痢疾与泄泻两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病变均在肠胃,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均有大便次数增多,腹痛的特点。但病机和临床特征不同。泄泻的病机主要是脾虚湿盛,临床特征是泻下爽利或完谷不化,腹痛与肠鸣同见;而痢疾的病机主要是肠中有壅滞之邪,气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临床特征是便而不爽,滞涩难下,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腹痛与里急后重同具。治疗上,泄泻可以分利,通过利小便而实大便,痢疾不可分利,主要是调气行血。
黄疸 :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病因病机】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或继发于他病之后。病机关键在于“湿”。时邪外侵,或自内生,壅阻中焦,脾失健运,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湿以热化,湿热交蒸,发为阳黄,由于湿、热偏盛,又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之分。疫毒偏重,内陷心肝,侵入营血,卒然发黄,称为急黄。湿从寒化,寒湿郁滞则为阴黄。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
【辨证要点】1.辨阳黄、阴黄、急黄、虚黄;2.辨阳黄之湿热轻重;3.辨阴黄之寒湿与血瘀。
【治则】初期实证,攻逐邪气;中末期重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防止转生积聚、鼓胀,先安未受邪之地。
阳黄,清热利湿,通利二便。急黄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随证择用攻下、开窍法。虚黄以健脾生血柔肝为原则。
阳黄:1.热重于湿: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方药: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主症:身目俱黄,然不及热重于湿者鲜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溏,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急黄:主症:发病急骤,,黄疸颜色如金并迅速加深。伴高热烦渴,胁痛腹满,皮肤出现瘀斑。神昏。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犀角散。
阴黄:1.寒湿阻遏: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脘闷腹胀。
治法:温化寒湿,健脾退黄。 方药:茵陈术附汤。
2.血瘀肝郁: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胁下或有癥块或隐痛不休。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 方药:鳖甲煎丸。
虚黄:主症:面目肌肤发黄,黄色较淡。气短乏力,纳呆便溏。
治法:补气养血,健脾柔肝。 方药:小建中汤。
疫疠: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疫毒邪气,能引起黄疸或者急黄的发生,来势凶猛异常。
阳黄与阴黄各自特点:阳黄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多为肝胆或脾胃湿热所引起。阴黄黄色晦暗色如烟熏,多由脾胃虚寒所引起。阳黄日久可转化为阴黄。
为何说阳黄易治而阴黄难治:阳黄多为新病暂病,病史不长,主要是肝胆脾胃湿热所引起,脏器未虚,故易治;阴黄多为久病,病史长,多为脾胃阳虚,脏气已亏,故难治。
为何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里指出:“诸病黄家,从湿得之”。一语道破了黄疸发病的关键所在。主要因为胆汁外溢所引起的。而胆汁的外溢又是因为肝胆的疏泄功能失常所致。六淫中湿邪最容易阻遏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肝胆疏泄失常,以至胆汁外溢。无论是湿从热化导致阳黄,还是湿从寒化导致阴黄,或者湿邪化热内陷心营导致急黄,都与湿邪有关。古云“从湿得之”。
头痛 :头部静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分太阳、少阳、阳明、厥阴、全头痛。
【病因病机】1.外感六淫;2.内伤不足;3.久病入络,跌仆脑损。“风、火、痰、瘀、虚”。
【诊断】1.以头痛为主症,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性质分剧痛(外邪)、隐痛(虚)、胀痛(肝阳亢)、搏动痛(风火)。
2.外感头痛起病急,病程短,内伤头痛兼有内伤证候,起病缓,反复发作。(辨外感内伤;所属部位;疼痛性质。)
【治则】头痛是由于脉络痹阻或轻窍失养而成,治以调神利窍、缓急止痛为原则。外感祛风散邪为主;内伤补虚为要。
太阳:羌活、蔓荆子、葛根;阳明:葛根、白芷;少阳经:柴胡、川芎;
厥阴经:藁本、吴茱萸;太阴:苍术;少阴:细辛。久痛不愈选用搜风通络之虫类药。
外感头痛: ( 突然发作,其痛如破,痛无休止,胀痛、跳痛、灼痛。)证候特征
1.风寒头痛:主症:全头痛,痛势较剧烈,痛连项背,常喜裹头。恶风寒,口淡不渴。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恶风,口渴喜饮。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
3.风湿头痛:主症: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身热不扬。
治法:祛风胜湿。 方药:羌活胜湿汤。
内伤头痛: (缓慢发病,痛势绵绵,时痛时止,空痛、昏痛、隐痛。多与“肝、心、肾、三脏有关”。)证候特征
1.肝阳头痛:主症:头胀痛,或抽掣而痛,头痛多为两侧。头晕目眩,心烦易怒。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
2.气虚头痛:主症: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气短懒言。
治法:益气升清。 方药:顺气和中汤。
3.血虚头痛:主症:头痛隐隐,缠绵不休。面色少华,心悸怔忡。
治法:滋阴养血。 方药:加味四物汤。
4.肾虚头痛:主症:头痛而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畏寒肢冷(肾阳虚)或无心烦热(阴虚)。
治法:补肾填精。大补元煎。阳虚加鹿茸、鹿角胶;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
5.痰浊头痛:主症:头痛昏蒙重坠。胸脘痞闷,纳呆呕恶。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6.瘀血头痛:主症:头痛剧烈,或刺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日轻夜重。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
不独外感头痛,内伤头痛亦是多配伍治风药。如川芎、荆芥等。久病及肾,补肾。久病入络,配虫类药。
头痛与眩晕的区别:均属内科杂病,头痛是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病因由外感或内伤引起;偏于实证者居多。眩晕以头晕眼花为特征,病因以内伤为主;偏于虚证者居多。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并见。
中风 : 又名卒中,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老年人多见。分中脏腑和中经络。(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
【病机特点】虚、火、风、痰、气、血、
【辩证要点】1.中经络和中脏腑;2.辨分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3.辨病势顺逆;4.辨闭证与脱证。
中经络: (中风的一种类型,指病情较轻,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无神志改变者。)
1.肝阳暴亢:主症: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斜,言语不利。眩晕头胀痛。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
2.风痰阻络:主症: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斜,语言不利,肢体麻木。头晕目眩。
治法: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
3.痰热腑实:主症: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斜。腹胀便秘。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星蒌承气汤。
4.气虚血瘀:主症: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舌斜。气短乏力,偏身麻木。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
5.阴虚风动: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五心烦热,眩晕耳鸣。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
中脏腑: (中风的一种类型,指病情严重,有神志不清,不省人事者。)(名解)
1.风火闭窍: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斜。两眼斜视或直视,面红耳赤。
治法: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方药:天麻钩藤饮配合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2.痰火闭窍: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舌斜。鼻鼾痰鸣,或见抽搐,躁扰不宁。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配合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3.痰湿蒙窍: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松懈,口舌斜。痰涎涌盛,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配合苏合香丸鼻饲。
脱证:元气衰败: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汗出如珠,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撒肢厥。瞳神散大。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
后遗症:
1.半身不遂:主症:偏身瘫软不用,伴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感觉完全丧失;口舌斜。少气懒言,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
2.语言不利:主症:言语謇塞或失语。舌强,口舌斜,口角流涎。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
真中风:中风的一种类型,指因外邪侵袭而引发的中风。
类中风:中风的一种类型,指无外邪侵袭而发病的中风。
卒中: 中风的别称,因中风常突然发生,故名。
中风与厥证、痫证的鉴别:三者都可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中风昏迷时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昏迷时间相对较长,清醒后多有后遗症;厥证昏迷时多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多在短时间内苏醒,醒后如常人;痫证昏迷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样叫声,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多在短时间内苏醒,醒后如常人。
中风闭证与脱证证治不同处:闭证主要症状是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治疗以开闭驱邪,治标为主;脱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二便自遗,肢体瘫软,治疗以固脱扶正,治本为主。
郁病 : (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 (辨所郁脏腑;辨证候虚实)(理气开郁、怡情易性是治则)
1.肝气郁结:主症: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满闷胀痛,脘闷嗳气。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主症: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
3.血行郁滞:主症:精神抑郁,胁肋刺痛。性情急躁,头痛失眠、健忘;或身体某部有发热或发冷感。
治法:理气解郁,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
4.痰气郁结:主症:精神抑郁,咽中异物感。胸部闷塞,胁肋胀痛,咽中异物咽不下、咯不出。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
5.心阴亏虚:主症:情绪不宁,心烦而悸,口咽干燥。健忘,失眠多梦,无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
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
6.心脾两虚:主症:多思善疑,纳差神疲。头晕健忘,心悸失眠,少气懒言,自汗,食后腹胀。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
7.肝阴亏虚:主症:情绪不宁,目干畏光。急躁易怒,视物不明,筋惕肉瞤.
治法:滋养阴精,补益肝肾。 方药:滋水清肝饮。
8.心神惑乱:主症: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味。
梅核气:由于气滞痰郁所致,表现为自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吞咽正常的病证称之。
脏躁: 由于 忧郁伤神所致,表现为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的病证,称脏躁。
脏躁与癫病的鉴别:都与情志有关。但,脏躁由于忧郁伤神所致,多见于中年女子,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不发作时可如常人。癫病由于痰气郁结,闭塞心窍所致,男女均可发病,临床表现精神失常,情绪抑郁,表情淡漠,痴呆自语,语无伦次,喜怒无常,病程迁延,极少自行缓解。
为何六郁之中以气郁为先:按照朱丹溪对郁证的分类,郁证可分为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热郁及食郁等六类,故称六郁。六郁中以气郁为先。是因为郁证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郁怒、思虑、悲哀、忧愁,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形成气郁而发病。故郁证初起,总属情志所伤,气分郁结。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气郁日久及血,使血运不畅,瘀血阻络,形成血郁;“气有余便是火”。气郁日久化火,肝火内炽,形成热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克脾,导致胃气不和,脾失健运,水谷不化,食积不消则成食郁。水湿内停则成湿郁;湿聚成痰,则成痰郁。由于气郁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逐步形成其他五郁。故言六郁之中以气郁为先。
郁证治疗关键在于疏通气机,除用药物外,精神治疗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