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症,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体质因素,
病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二脉的损伤。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治疗原则:一是重在治本以调经。治本:消除病因,平衡阴阳。调经: 通过治疗使月经恢复正常。调经之法,重在补肾疏肝健脾,调理气血,冲任。
二是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期先行”、“经早”、“经水不及期”等。
分型:1.气虚证:(1)脾气虚证,(2)肾气虚证
2.血热证:(1)阳盛血热证,(2)阴虚血热证,(3)肝郁血热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或延后连续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愆期”、“经乱”等。
发病机理:肝肾功能失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无常
病因:肝郁、肾虚
月经过多:月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亦称“经水过多”。一般认为月经量以30-50ml
为宜,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固概称崩漏。
治崩三法:塞流须澄源,澄源当固本,复旧要求因。塞流-止血,补气摄血止崩,温阳止崩,滋阴固气止崩,祛瘀止崩,针灸止血,西药或手术止血。澄源-求因治本。出血势缓者辨证治疗。复旧-固本,调经善后。调理肾肝脾,恢复正常周期
辨证论治:(一)出血期辨证论治:出血期以塞流、澄源为主
1. 脾虚证: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脾虚证;舌淡苔白,脉沉弱。
2.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崩。方药:固崩止冲汤
*2.肾虚证:
(1) 肾气虚证: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 漓(2)
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漏,色淡红或但黯,质清稀;肾虚证;舌淡黯,苔白润,
脉沉弱。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3) 肾阳虚证: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4)
淡黯质稀,肾阳虚证,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益气,固冲止血。方药:右归丸加党参、黄芪、三七
(5) 肾阴虚证: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6)
鲜红,质稍稠。 肾阴虚证。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冲汤
3. 血热证:4.(1) 虚热证: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虚热证。舌红少苔,脉细数。
(2)
治法:养阴清热,固冲止血。方药:上下相资汤/加减一阴煎合生脉散
(2)实热证: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 实热证,舌红苔黄,脉滑数 。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清热固经汤
5. 血瘀证: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6.漏下。经色暗有血块;或有小腹疼痛;舌紫暗,苔薄白,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方药: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二)止血后治疗:止血后以复旧为主,结合澄源。
闭经: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
辨证论治:1.气虚血弱:月经后期量少,经色淡而质薄,继而停闭不行。 气血亏虚证候。舌淡苔少或薄白脉沉缓或虚数。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方药:人参养荣汤;因思虑过度营阴暗耗者-柏子仁丸
2.肾气亏损:年逾16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渐至闭经带下甚少,甚则全无,阴部干涩。 肝肾虚损证候。舌淡苔薄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3.阴虚血燥: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阴虚血燥证候。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方药:加减-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4.气滞血瘀: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少,渐至闭经,或骤然停闭。气滞血瘀证候。舌黯苔薄白脉沉弦。治法:理气活血,祛瘀通经。方药:血府逐瘀汤
5.痰湿阻滞:月经延后渐至闭经,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痰湿证候。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活血通经。方药: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
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有称“经行腹痛”。西医妇产科学将痛经划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发病机理:未行经期间,由于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尚不足以引起冲任、子宫气虚瘀滞或不足,固平时不发生疼痛。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泄溢,气血由盛实而骤虚,子宫、冲任气血变化较平时急剧,易受致病因素干扰,加之体质因素的影响,导致子宫、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不通或不荣而痛。经净后子宫、冲任气血渐复则疼痛自止。但若病因未除,素体状况未获改善,则下次月经来潮,疼痛又复发矣。
病因病机: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肾气亏损。
辨证论治:1.气滞血瘀证:经前、经期少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方药:膈下逐瘀汤
*2.寒凝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迟,量少,经色黯而有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
3.湿热瘀阻证: 平时小腹隐痛,下腹结块,经期加重,灼痛难忍,拒按,得热痛增,月经量多,
色深红质粘,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或伴低热绵绵,舌质紫黯或红,舌黄腻瘀点
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药: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
4.气血虚弱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空坠感,喜按喜温,经量少色淡质薄,舌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方药:圣愈汤
5.肾气亏损证:经行或经后小腹绵绵痛,经量少色淡暗质薄,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方药: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月经前后诸证:是指每于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的出现明显不适的全身或局部症状者,以经前2-7天和经
期多见,古代医籍根据不同的主证,分别称之为“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经行泄泻”、“经行发热”、“经行吐衄”等。
经行感冒: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感冒症状,经后逐渐缓解者,称“经行感冒”。又称“触经感冒'.
辨证论治:1.风寒证:每至经行期间,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体,咽喉痒痛,咳嗽痰稀,头痛身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经血净后,诸证渐愈。
治法:解表散寒,和血调经。方剂:荆穗四物汤
2.风热正:每于行经期间,发热身痛,微恶风,头痛汗出,鼻塞咳嗽,痰稠,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血调经。方剂:桑菊饮加当归、川芎
3.邪入少阳证:每于经期即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烦欲呕,头晕目眩,默默不欲饮食;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和解表里。方剂:小柴胡汤
经行身痛:每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以身体疼痛为主证者,称为“经行身痛”。
病因病机:素体正气不足,营卫失调,筋脉失养,或因宿有寒湿留滞,经行时则乘虚而发。血虚、血瘀。
经行浮肿: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头面四肢浮肿者,称为经行浮肿。
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气滞血瘀
第九章 带下病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广义带下病:是泛指经、带、胎、产、杂等妇科疾病,因其多发生在带脉以下,故古人称妇产科医生为带下医。
狭义带下:生理性带下属于妇女体内的一种阴液,是由胞宫渗润于阴道的色白或透明,无特殊气味的黏液,其量不多。病理性带下。
带下过多: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者。古代有“白沃”、“赤白沥”、“赤
白物“等名称。
辨证论治:1.脾虚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绵绵不断,无臭;脾虚证;舌淡胖,苔白或腻,脉细缓。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药:完带汤。(若脾虚湿蕴化热,易黄汤)
2.肾阳虚证: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肾阳虚证;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方药:内补丸
3.阴虚夹湿证: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部灼热感,或阴部瘙痒。阴虚夹湿证;舌质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方药:知柏地黄汤
4.湿热下注证: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粘稠,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瘙痒;湿热下注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方药:止带方(若肝经湿热下注,龙胆泻肝汤)
5.热毒蕴结证: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臭秽难闻;湿热蕴结证;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方剂: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苡仁
第十章 妊娠病
妊娠病: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妊娠病”,又称“胎前病”。
发病机理:一是阴血虚;二是脾肾虚;三是冲气上逆;四是气滞。
治疗原则:以胎元到的正常与否为前提。1.补肾健脾;2.养血清热;3.理气安胎。
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亦称之为“子病”、“病儿”、“阻病”。
病因病机:主要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脾胃虚弱,肝胃不和。
分型: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证(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
妊娠腹痛: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发生小腹疼痛者,称为“妊娠腹痛”,亦名“胞阻”。也有称“痛胎”、“胎痛”、“妊娠小腹痛”。
发病机理:主要是气郁、血瘀、血虚、虚寒,以致胞脉、胞络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不通则痛”。血虚、气滞、虚寒、血瘀。
治则:虚则补之,实则行之,以调理气血为主,佐以补肾安胎。
辨证论治:*1.血虚证:养血安胎止痛。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
2.气滞证:疏肝解郁,养血安胎。逍遥散。
3.虚寒证:暖宫止痛,养血安胎。*胶艾汤(阿胶、艾叶、当归、川芎、白芍、干地黄、甘草)
4.血瘀证:养血活血,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
异位妊娠: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
病因病机:发病机理与少腹宿有瘀滞,冲任、胞脉、胞络不畅(实),或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气受损(序)等有关。病机本质是少腹血瘀实证,气血虚弱、气滞血瘀、。
用要注意:攻下药不可过剧,中病即止,以免导致再次出血;补气药宜适当选用,以免气滞而加剧腹胀、腹痛;尽量不用炭类药,以免使积血结成癥块,难以吸收。
胎漏:妊娠期间阴道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胎
漏“或”漏胎“。
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分类: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
胎元:中医把母、胎之间的微妙关系以“胎元”来涵盖,包括胎气、胎儿、胎盘三个方面意义。
病因病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肾虚、血热、气虚血弱、血瘀。
辨证论治:*1.肾虚证:孕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腰酸、腹痛、下坠,头晕耳鸣,夜尿多,眼眶黯黑或有面部黯斑,舌淡黯,苔白,脉沉细滑,尺脉弱。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安胎。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或滋肾育胎丸
2.血热证:孕期阴道少量下血,色鲜红,质稠,腰痛,小腹胀痛,坠胀,烦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养血安胎。方药:*保阴煎或当归散
3.气血虚弱证:孕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腰痛,小腹隐痛、空坠,神疲,舌淡苔薄,脉细滑
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方药:胎元饮
*4.血瘀证:孕期跌仆闪挫后阴道少量下血,色红,或腰痛,小腹痛、下坠,舌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补肾安胎。方药:桂枝茯苓丸
滑胎:凡堕胎或小产连续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数堕胎”、“屡孕屡堕”。
发病机理:母体冲任损伤,胎元不健。
子肿: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者称“子肿”。亦称“妊娠肿胀”。
根据水肿的程度分为四度:Ⅰ°:(+)小腿及足部明显浮肿,休息后不消退;
Ⅱ°:(++)水肿上延至大腿与外阴部;
Ⅲ°:(+++)水肿延至外阴及腹部,肿势较前明显;
Ⅳ°:(++++)全身浮肿或伴有腹水。
第十一章 产后病
产后病: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后”,亦称“产褥期”,一般约6周。
三病: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
三冲:指败血上冲,冲心、冲肺、冲胃。
三急:产后呕吐、盗汗、泄泻。
三审: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多少,以察胃气之强弱。
三禁:即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病因病机:一是亡血伤津;二是元气受损;三是瘀血内阻;四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致。
·病机特点:多虚多瘀
·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无忘于产后
·临产六字诀:睡,忍痛,慢临盆
产后发热: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产后发热”。
特殊内环境:多虚多瘀,血室正开
辨证要点:感染邪毒、外感发热、血瘀发热、血虚发热
辨证分型:感染邪毒证;外感证;血瘀证(生化汤);血虚证
产后腹痛: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校服疼痛,称为“产后腹痛”。
儿枕痛:产后腹痛中因瘀血引起者,称“儿枕痛”。
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称“产后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恶露不止”。
子宫复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前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病因病机:冲任为病,气血运行失常。气虚、血瘀、血热、
第十二章 妇科杂病
*盆腔炎: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称为“盆腔炎”,散见于中医学“热入血室”、“带下病”、“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病证中。
急性盆腔炎: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腹膜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盆腔炎”。
病因病机:热毒炽盛、湿热瘀结
辨证论治:1.热毒炽盛证:高热腹痛,恶寒或寒战,下腹部疼痛拒按,咽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带下量多,
色黄,或赤白兼杂,质黏稠,如脓血,气臭秽,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舌红,苔黄厚,
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2.湿热蕴结证: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气臭秽。经
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有瘀点,苔黄厚,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方药: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
转归:及时有效地治疗,多可在短期内治愈。失治误治,病势加重,可发展为全腹膜炎、败血症、休克。甚至死亡;
迁延治疗,多转为慢性盆腔炎,长期腰腹部疼痛,带下量多,常常影响生育。
慢性盆腔炎: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称为慢性盆腔炎。
病因病机: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
辨证论治:1.湿热瘀结证: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地热欺负,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湿热蕴结证;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方药:银甲丸。
2.气滞血瘀证: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体紫黯,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膈下逐瘀汤。
3.寒湿凝滞证: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经行延后,经血量少,色黯,带下淋漓;寒湿凝滞证;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祛寒除湿,活血化瘀。方药:慢盆汤。
4.气虚血瘀证:下腹部疼痛或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质黯红,有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散结。方药:*理气汤
转归:积极有效的治疗,大多可好转或治愈,因本病常反复缠绵,治疗周期较长。未愈者常伴有失眠、疲劳、周身
不适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亦可转为急性盆腔炎。
阴挺:妇女子宫下脱,甚则脱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统称“阴挺”,又称阴脱、阴菌、阴痔、产肠不收、葫
芦颓等。
分度:根据患者平卧,用力屏气时子宫下降的程度,划分为3度。
Ⅰ度:子宫颈下垂到坐骨棘以下,但不超越阴道口。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
Ⅱ度:轻型宫颈已脱出阴道口;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各论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女性的性周期是以月经的周期性变化为标志,而月经周期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在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三者之间协调作用,因而成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又称女性性腺轴,是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