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杜仲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树皮。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药材性状】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毫米。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用量6~9克,煎服、浸酒或入丸散。用治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症。
【化学成分】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右旋丁香树脂酚、杜仲苷、杜仲素A、赤式二羟基去氢二松柏醇等成分。近年有报道,枝皮含二十九烷、二十八醇、β-谷甾醇、白桦脂醇、白桦脂酸、乌苏酸。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