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中药学职称考点:阴阳失调”的内容,有很多考生都很关注,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是指阴邪或阳邪过于亢盛的病理状态,属于“邪气盛则实”的实性病理。
项目 | 病理状态 | 病机特点 |
阳偏胜 |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种以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 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以热、动、燥为其特点,如壮热、面赤、烦躁、口渴、脉数等。“阳胜则热。”如病变进一步发展、加重,“重阳必阴”(热极生寒) |
阴偏胜 | 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 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气的病理性亢盛,以寒、静、湿为其特点,如形寒肢冷、水肿、身体缩等。“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如病变进一步发展,“重阴必阳”(寒极生热) |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亦称阴阳亏损,是指阴或阳过于虚衰的状态,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性病理。
项目 | 病理状态 | 病机特点 |
阳偏衰(阳虚) | 阳气虚损,机能活动减退或衰弱,温煦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 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阳气不足以心、脾、肾三脏较为多见,尤其是肾 |
阴偏衰(阴虚) | 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旺,机能活动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 阴液不足,宁静、滋养作用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有余的虚热证,以肺、肝、肾三脏为多见,尤其是肾 |
(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属于阴阳偏衰病理的进一步发展,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病理表现。
项目 | 具体内容 |
阴损及阳 | 阴液亏损,致使阳气的生化不足,或者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变 |
阳损及阴 | 阳气亏损,致使阴液的生成减少,或阳不摄阴而阴液流失等,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变 |
(四)阴阳格拒
分类 | 病机 | 临床表现 |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 | 阴寒邪气过盛,壅阻于内,排斥阳气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交通,相互格拒,出现内真寒、外假热的病理状态 | 常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等阴寒表现,又见自觉身热,但欲盖衣被;口渴欲饮,但喜热饮且量少等,此外,“戴阳证”也属于阴盛格阳 |
阳盛格阴(真热假寒) | 阳热邪气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而不能透达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交通,互相格拒,出现内真热、外假寒的病理状态 | 多见烦渴饮冷、面红、气粗、烦躁等阳热表现;又见手足厥冷,但胸腔灼热等,而且其内热愈盛,则肢冷愈重,即所谓“热深厥亦深” |
(五)阴阳亡失
项目 | 机理 | 表现 |
亡阳 | 机体的阳气突然亡脱,而致全身机能活动严重衰竭 | 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衰惫、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危重征象 |
亡阴 | 机体的阴液突然丢失或大量消耗,而致全身机能活动严重衰竭 | 烦躁不安、气喘口渴、手足虽温但大汗欲脱等严重的外脱不守征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