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执业中药师:《答疑周刊》2015年第27期
问题索引:
1.【问题】将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进行总结。
2.【问题】根据下题,总结炮制的目的。
3.【问题】根据下题,总结防风的采收加工及性状鉴别特点。
具体解答:
1.【问题】将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进行总结。
【解析】
Feigl反应 | 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 | 醌类衍生物生成紫色化合物 |
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 | 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 | 专用于检出苯醌及萘醌,在白色背景下呈现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医学教育网原创] |
Bornträger反应 | 碱性溶液 | 羟基醌类颜色改变并加深,多呈橙、红、紫红及蓝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需氧化形成羟基蒽醌后才能显色,机制是形成了共轭体系 |
Kestig-Craven反应 | 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如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酯) | 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经此反应,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于苯醌及萘醌类与蒽醌类化合物区别 [医学教育网原创] |
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 Pb2+、Mg2+等金属离子 | 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与Pb2+形成的络合物在一定pH条件下能沉淀析出,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母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两个-OH不在同环上,则显橙黄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则呈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至紫色 |
2.【问题】根据下题,总结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的目的有:
A.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B.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C.增强药物疗效
D.便于调剂和制剂
E.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答案与解析】ABCDE
炮制的目的有: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疗效;[医学教育网原创]4.便于调剂和制剂;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3.【问题】根据下题,总结防风的采收加工及性状鉴别特点。
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的是
A.荆芥
B.前胡
C.北沙参
D.防风
E.党参
【答案与解析】D
防风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至八九成干,捆成小把,再晒干。已抽花茎的植株其根老、质硬,称为“公防风”,质次不能药用。[医学教育网原创]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30cm,直径0.5~2cm。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的有棕褐色毛状残存叶基。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称“菊花心”,散生黄棕色油点,木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