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药学中,制备乳剂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干胶法:此方法是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干燥容器中,通过研磨或搅拌使乳化剂均匀分散于油相中形成初乳,再逐渐加水至全量并继续搅拌至形成稳定的乳剂。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乳化剂。
2.湿胶法:与干胶法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先将乳化剂溶于水中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称为“湿胶”),然后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油相,直至形成均匀的初乳,最后加水至所需体积。此方法适用于液体和固体乳化剂。
3.新生皂法:利用酸性物质与碱反应产生肥皂作为天然乳化剂的过程。具体操作是将植物油(如橄榄油)与碱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脂肪酸钠盐即肥皂,同时形成乳状物。此方法特别适合制备O/W型乳剂。
4.相转换法:先制成W/O型初乳,再加入大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使体系从W/O转变为O/W型乳剂。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改善某些难以直接获得稳定O/W型乳剂的情况。
5.机械法制备:利用均质机、胶体磨等机械设备的高速剪切作用来制备乳剂。这些设备能够提供强大的能量输入,促进液滴细化和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乳剂稳定性。此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以上就是中药学中常见的几种制备乳剂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及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时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