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的真实性鉴定”是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的考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内容如下:
动物药的真实性鉴定主要目的是鉴定动物药的真伪,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
一、来源鉴定
来源鉴定的目的是要准确地鉴定动物类药材的基原——药用动物的品种。以完整动物或去除内脏的动物体入药的药材,可根据其形态及解剖特征进行动物分类学鉴定,确定其品种。对于其他动物类药材,可采用多种鉴定方法进行综合鉴定。
二、性状鉴定
性状鉴定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因动物类中药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别中药的特殊性,除一般的形状鉴别外,特别要注意观察其专属性的特征,如形状、表面特征(突起、纹理、附属物等)、颜色、质地(如水蛭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样)及特殊的气(如麝香有特异的香气,蟾酥粉末嗅之作嚏)、味(如蜂蜜味极甜,牛黄先苦而后甜、有清凉感)等。
三、显微鉴定
四、理化鉴定
近年来用理化鉴定法鉴定动物药的真伪以及内在质量的控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新的鉴定方法和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特别是现代色谱和光潜技术的使用,使得动物药的鉴定更具科学性。色谱法尤其是薄层色谱法,在动物类中药的鉴别中应用十分广泛,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部分药品标准》用薄层色谱法对牛黄、蟾酥、斑鍪、熊胆等进行鉴别。用气相色谱法对麝香的真伪进行鉴别。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小编针对“《中药二》考点:动物药的真实性鉴定”整理的内容,希望大家在备考执业药师的过程中能够对该考点认真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