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主讲:邵辉 8.8 18:30-20:00
预告主讲:舒国畅 8.8 20:10-21:40
预告“化痰止咳平喘药”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为帮助大家理解,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内容如下:
一、含义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用,称为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或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因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每兼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故将化痰药止咳平喘药合并一章介绍。
二、功效
化痰止咳平喘。
三、分类
化痰药主治痰证,而痰又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之分,化痰药也相应因药性有湿燥与凉润之别而分为温化寒痰药与清化热痰药二类。
四、适应范围
1.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痰的病证甚多;如痰阻于肺之咳喘痰多;痰蒙心窍之昏厥、癫痫;痰蒙清阳之眩晕;肝风夹痰之中风、惊厥;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互结之瘰疬、瘿瘤;痰凝肌内,流注骨节之阴疽流注等,皆可用化痰药治之。
2.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各种咳嗽和喘息。
五、配伍方法
应用本章药物,除应根据病证不同,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化痰药及止咳、平喘药外;因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者常配伍同用。再则应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如外感而致者,当配解表散邪药;火热而致者,应配清热泻火药;里寒者,配温里散寒药;虚劳者,配补虚药。此外,如癫痫、惊厥、眩晕、昏迷者,则当配肝息风、开窍、安神药、痰核、瘰疬、瘿瘤者,配软坚散结之品;阴疽流注者,配温阳通滞散结之品。
六、使用注意
1.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
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以免恋邪而致久喘不已及影响麻疹之透发,对收敛性及温燥之药尤为所忌。
化痰药
一、功效
1.温化寒痰药,药性多温燥,有温肺祛痰,燥湿化痰之功。
2.清化热痰药,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
二、适应范围
1.温化寒痰药,主治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之证;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
2.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其中痰干稠难咯,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其他如痰热痰火气致的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瘰疬等、均可以清化热痰药用之。
三、配伍方法
应用时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外,应据成痰之因,审因论治。“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液不归化而聚湿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又因痰易阻滞气机,“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故常配理气药同用,以加强化痰之功。
四、使用注意
温燥之性的温化寒痰药,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药性寒凉的清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半夏 天南星】
共同点:
半夏与天南星均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的块茎。皆为辛温燥烈有毒之品,都能燥湿化痰。同可用治湿痰、寒痰咳嗽,痰多清稀色白等症。
同时,二者外用均能散结消肿止痛,用治痈疽痰核肿痛,毒蛇咬伤。
且二者生用均毒性较大,宜外用;内服宜制用,以降低毒性。
不同点:
半夏主归脾胃肺经,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要药,善于化脏腑之湿痰,尤长于化脾肺湿痰。主治脾不化湿、痰湿壅肺所致的咳嗽、气逆、痰多等症(湿痰咳嗽),常配伍陈皮、茯苓等药。
也治湿痰眩晕,常配伍白术、天麻等药。
并善于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又常用治:
1.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半夏为止呕要药。随证配伍,无论是胃寒、胃热、胃虚、痰饮、妊娠呕吐,均可使用。尤宜于痰饮或胃寒呕吐,常配伍生姜。
2.痰热互结之胸脘痞闷(痰热结胸),常配伍瓜蒌、黄连;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化痰止咳平喘药”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执业药师考试知识,请持续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