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11月1日 19:30-21:00 俞庆东
详情11月1日 19:30-20:30 程 牧
详情东北菜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蒙东五盟市的菜肴。 它亦是我国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地方风味菜肴,自古就闻名全国,在“八大”菜系里面,东北菜是没有排上号的,但这并没有妨碍它的生意。即使在远离其发源地的广州,东北菜也能像木棉花一样,开得热烈、豪迈。在广州、深圳等城市,东北菜绝对是有群众基础的一种菜系。辣是一种硬约束,粤人多不吃辣,勺有功力,使菜肴保持形态完美;口味注重咸辣,以咸为主,重油腻,重色调;取料着重选用本地的著名特产。
东北菜---酱骨架
东北菜介绍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狭义的东北包括辽吉黑,而实际上东北菜的影响则还包括内蒙古东部,因为历史上这些地方是隶属东北范围的,另外影响到的地方还包括原热河省,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山海关外的地域。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曾记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胡烩肉”、“胡羹法”、“胡饭法”等肴馔的烹调方法,说明其烹调技术很早就具有较高的水平。辽宁的沈阳又是清朝故都,宫廷菜、王府菜众多,东北菜受其影响,制作方法和用料更加考究,又兼收了京、鲁、川、苏等地烹调方法之精华,形成了富有地方风味的东北菜。东北菜的特点是:烹调方法长于扒、烤、烹、爆;讲究勺工,特别是大翻。
东北菜起源
东北菜是在满族菜肴的基础上,吸收各地菜系特别是鲁菜、京菜的长处,不断形成和发展出来的。随着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宫,长春便成了八方辖管的政治中心。御膳房中不仅有从北京带来的宫中御厨,许多山东名厨也聚集到北方来并结合了当地其他民族的饮食精华(例如鲜族,蒙族等)。逐渐地,鲁菜等各种外来菜与地方民间菜相融,形成了今天的东北菜。
东北菜特点
东北菜一菜多味,咸甜分明,酥烂香脆,色鲜味浓,明油亮芡,讲究造型。烹调方法长于扒、炸、烧、蒸、炖、锅,以炖、酱、烤为主要特点,形糙色重味浓。粗线条的东北菜,不拘泥于细节,颇像粗线条的东北人。东北菜在做法上融合了满、朝、蒙、宫廷菜点各家所长,利用东北特产原料和纯绿色食品原料,以熘、爆、烧、扒、烤、酱、炖、拔丝为主要烹调技术,许多菜肴表现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化或者外脆里嫩、外酥内烂的特征,口味醇厚香浓,菜肴丰富又实惠。
东北菜--乱炖
东北菜文化
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中的风格特异性极强的子文化区位类型。作为历史上客观存在的饮食文化区位类型,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包括今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等的广大地区。一般来说,某种风格或类型的饮食文化都有相应的文化原生地域属性。这种文化的原生或地域附着是深深植根于自然生态土壤、文化生态系统土壤中的,而作为传统、嗜尚、心理层面的精神性饮食文化要素,它们又具有明显的超时空属性。饮食文化的这种超时空属性与行政区划更易等政治因素的变化往往是不同步的。作为区域饮食文化重要构成的菜品要素,不仅在空间范畴鲜明的体现着区域内食生产、食生活的具体内容,而且在时间上也同时记录着人们食行为方式、食文化风格的变化,因此,从历史文化演进发展的角度审视东北地区菜品文化,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不仅对东北地区菜品文化本身的深刻认识需要这种历史的观照,而且它的意义还可以放大到更广阔得多的众多的其他文化领域。
饮食环境和文化特征
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特征
中国的东北地区,处于北纬42°至53°34′之间,是最冷的自然区。由于处在强大的蒙古高压笼罩之下,寒冷甚于版图中的其他任何地区,这无疑是东北地区自然生态的基本特征,因而成为该地区文化历史的首要环境因素。东北地区江河湖沼等地面水源丰富,既保证了繁茂的植被,为陆地动植物的生长和种类繁卫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也使这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优越的森林广被、草原广袤地区,同时也是最理想的狩猎、畜牧、渔捞、种植业天然综合性的经济区。
食物原料、自然资源,应当是饮食文化,尤其是人类更多依靠自然本身阶段饮食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环境因素。东北广被的森林,在经受了良久时间的巨大生态改变之后的今天,仍有1700万公顷的自然林区,占全国森林总资源的60%。众多种属和数量的禽兽栖息在这里,它们和丰富的植物性山产品一同向这里的人们供献了美味的食珍。丰富的水域为人类提供了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鱼类。广袤的平原草地则是得天独厚的畜牧乐园。根据笔者对东北地区1419世纪见诸文录确曾被人们用作过食料的食物资源的初步研究所统计的很不详备的数字,情况大致是:禽类70余种,畜兽类50余种,鱼类100余种,果实类60余种,菜蔬类100余种,谷物类40余种。直到20世纪中叶以前,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还基本是“棒打獐子瓢淘鱼,野鸡飞到饭锅地广人稀,应当是东北饮食文化圈另一个不可低估的非常重要的文化特点。东北地区的人口稀少和生存空间广大,便决定了单纯“靠天吃饭”模式的经济生活。人口对自然的压力微弱得似有似无,生态环境近乎初文状态,稀薄人口的消耗只是无数禽、兽、鱼、果蔬等自然产物的极少的一部分。这就使东北地区的生杰长久地保持着基本平衡的状态。东北这块食物乐园,直到本世纪初以前,一直都未因食物的压力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相对稀少的人口之间,形成了合理的协调关系,在自然界的食物链循环过程中,尚未出现内地许多地区那样因人的插入而造成各营养级层次结构的颠覆崩溃。“吊儿郎当混大荒”,这句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在流行的乡村俗谚,反映了东北农民粗放经营和不难于生计的基本史实。东北地区的居民,在漫长的历史上都是畜牧、狩猎、渔捞、采集、种植这样顺序合理的生产方式,都是以肉食(兽、禽、鱼、乳)为主,植物食物(五谷、蔬果)为辅的合理的食物结构。
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与内地“江河日下”的趋势相反,东北地区却呈现了小区域的文化活跃上升现象。大批的欧洲人,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人、法国人、希腊人、德国人、波兰人、南斯拉夫人、匈牙利人、犹太人以及日本人、朝鲜人等外籍人拥进东北地区。他们各自民族的饮食习俗影响,仍在发生作用,比如犹太人曾经就像建国与中国东北,并与日本侵略军共同制定过一个“豚鱼计划”。众多的外籍人不仅以自己特异的民族、肤色、服饰、语言、习惯、生业、居处,更以各自的食物和食习使近代东北地区,尤其是大小城市充满西方文化色彩和异国请调。据1937年的调查,仅哈尔滨市的西菜馆就有260多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籍人经营的。19世纪末,由于“关东”封禁政策的完全打破,内地人也纷纷大批涌到东北地区“闯关东”。这一段时间的东北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开发和饮食文化“关内”——“关外”;中国——外国的热烈交流新形势。过去人口稀少和自然经济模式改变了。然而,物皋民丰的历史特点并没有在这一时期完全逆转。作为“舶来品”的外来文化,啤酒、面包、香肠、西餐以及相关文化在雪水滋润的黑土地上生根了。
饮食文化的历史风貌
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内民众生活的历史风貌
肉食为主,应当说是东北民众在数千年甚至更长久历史上的饮食生活基本特点之一。这种特点最少是维持到了19世纪末叶,这里的土著居民,如满族、蒙族、达翰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吉里族、苦夷等基本如此。只有朝鲜族、部分盛京满族、相继出关的汉人例外(这还主要是17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他们的肉食主要来自畜牧的羊、牛、马、骆驼等大畜牲和射猎的禽兽、渔捞的鱼类,当然也包括饲养的猪、鹅、鸭、鸡等,但以畜牧、射猎、渔捞三大项为主。这种生活,即便到现在的草地牧点及黑龙江、乌苏里江边,那些少数民族的食物结构也基本如此。五谷作为副食,是肉食为主的伴存特点。东北地区很早就有谷物种植业,自《后汉书》留下东北地区“土宜五谷”文录之后,累代官修史书及私家史乘关于这里农业史录不胜枚举。但是,比文字纪录更早、更丰富的纪录却是大量出土的史前文化遗存。在目前已经发掘和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中,辽宁沈阳市新乐遗址堪称代表。这座距今已72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氏族公社聚落遗址,以它那约有100平方米的谷物加工厂,再现了原始农业的发达景象。值得注意的是,内地,尤其是黄河流域所有的谷物品种,东北地区几乎都有,名副其实的“五谷杂粮”齐全。五谷杂粮齐全,又仅作为副食,作为众多品种结构组成的肉类主食之外的副食,那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使得人们的食物内容更加丰富,营养结构更加合理。
菽类比重大及豆制品多的特点,是东北文化区位内不能忽略的又一饮食文化特征。菽类之王大豆,是北方人的发明,也是北方人民的传统食物原料。菽类植物,如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豇豆、扁豆、云豆、刀豆、菜豆等20余个品种,既可烧饭、煮粥、裹蒸为主食,也可作为菜肴副食。同时,大豆还可以制酱、酱油、豆腐、豆芽、豆浆各种成品。
丰厚的冬贮,是东北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聪明创造。由于无霜期短,人们吃地产蔬菜的时间只有6个月左右(南北跨度大,因此差异也很大)。为解决漫长冬季对蔬菜的需要,东北人,尤其是下层社会广大民众,都要在夏季里蔬菜品种多、数量多又价格低廉的时候大量晾制干菜(品种可多达10余种)。入秋之时则要大量窑藏白菜、萝卜、马铃薯等越冬蔬菜。同时要大量渍酸菜、腌制品种丰富的各种咸菜。这是历史传统,也是直到今天仍在广大农村保留着的风俗。
冷冻食品是东北地区人民的典型食俗之一。漫长的寒冷冬季,给人们的饮食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但也因此决定了特异的文化风格。严冬是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大冷库。可以无限量、无代价的储存各种食品和原料、灭菌防腐保鲜、独具风味。肉类可以埋在雪下或淋水挂上冰衣长久保鲜,蔬菜也可以埋在雪下保鲜保色。可以冻豆腐、冻奶、冻干粮(馒头、豆包、饺子、年糕)、冻水果。至于红果蘸上冰糖的神奇食品“冰糖葫芦”,更是东北入冬季里的风俗美食。冷冻的肉可以很便利地切成极薄的片和极细的丝。冻鱼的味道更美,也更便于加工烹制。当然更不要说现在生活中人们喜爱的冰淇淋等各种冰果、冰点了。不惧冰雪,喜爱冰雪,不仅夏季里嗜食冷冻食品以降温防暑特色,冬季里也喜欢冷冻食品爽口开胃。这的确是令南国居民们既欣羡又怯于问津的东北人独具特色的口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的一系列新政策对社会经济和国民饮食生活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都明显的高于从前。但他们的饮食生活并没有脱出长久形成的模式。主食仍是玉米、高粱、谷子、麦、稻、稷。但麦、稻“细粮”的比重明显上升了。但是,只有历史上那种天然合理的食料结构的再现——当然是更高历史文化层面的再现,东北人饮食的区域型革命才告完成。为此目的,东北人也许要付出至少半个世纪时间的辛勤努力。
民族食俗与文化特性
中华民族是众多民族的历史聚合体和多元文化的共同体。东北地区是历史上多民族聚居的重要文化分区之一,民族众多,习俗多彩是形成本区饮食文化丰富内涵与斑斓色彩的又一重要特征,因此也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聚合与共同性的文化区域之一。
自中国饮食史上的“三代期”以至于“明清期”,古代史籍明确记载着在东北地区生息和生活过的民族先后有:先秦的肃慎、 貊、东胡三大族系;汉晋时的夫余、鲜卑、挹娄、北沃且;北朝隋时的夫余、勿吉、室韦、乌洛侯、地豆于、豆莫娄等;唐北宋时的秣鞫室韦、契丹、女真、蒙古、汉族等;南宋元明时的女真及蒙古诸部、汉族、索伦诸部(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清及民国的汉族、满族、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费雅喀、库页、奇勒尔、恰喀拉、锡伯、朝鲜、回族以及清末以来一度数量不多,国籍不少的外域移民等。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历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慷慨地提供了各种各样丰美的原料,勤劳勇敢的人们则在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不仅用大自然提供的物质养料养护了自己的身体,也在开发和利用这些物质养料的同时开拓了自己的心智。
食俗风情与文化特性
厚重的民族食俗风情与文化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食物原料的丰富合理与食品结构的科学性。以上论述已经告诉了我们这样的历史事实。粮食品种的沙谷、芝麻谷、稷、蜀黍(高粱)、黏蜀黍、稻、黏稻、秫、小麦、荞麦、裨、糠、玉蜀黍、苏、大豆(可制成水豆腐、冰豆腐、干豆腐、豆豉、豆酱、豆皮、腐竹、豆腐乳、豆汁各种豆制品等)、小豆、绿豆(可制粉丝)、云豆、白云豆等20近种。蔬菜品种的豌豆、蚕豆、豇豆、扁豆、菜豆、刀豆、(各种豆类入主食者嫩时可为蔬,大豆、绿豆成粒又可生豆芽;入蔬者,成粒亦可入主食)、葵、韭、葱、蒜、崧、芥、芹、菠菜、萝卜、黄瓜、角瓜、茄子、倭瓜、蕨、薇、黄花、红花、木耳、猴头蘑、口蘑、黄蘑、元蘑、花菇、松蘑等。其中仅可常入馔的鲜美野蔬和菌类就不下数十种之多。加上栽培品种总数百种之上。肉食类有猪、牛、羊、鸡、鸭、鹅等。加上狩猎禽兽,总数大大超过百种,其中熊、肝、鹿、飞龙、沙半鸡、雉、蛤什蟆等为珍贵原料,但目前都为保护动物不可入菜。
鱼类、见于文录的即在百种以上。其中最著名的鳌花(鳜)、鲫花(长于普通鲫)、鳊花(鲂形略近武昌鱼)、哲禄(蚱鱼)、发禄、雅禄、铜禄、胡禄(又名白兔),号为“三花五罗”,素称美味。而鳟鲤鱼(秦王鱼、鲟鱼、长鼻鱼)为巨鱼,体大,肉味鲜美,头骨尤贵,向为皇华大筵必备之肴。 鳇头骨,关内重之,以为美于燕窝。达发哈雨(大马哈)也是名特之产。油料调料类,除猪、羊、牛等畜类油及野兽脂肪和鱼油外,大豆、芝麻、蓖麻、火麻、苏粘均可榨油。调料则有葱、蒜、韭、薤、芥、芫荽、蓼、秦椒、椒以及盐酱、酱油、醋等等。干鲜果类,有栗、杏、李、玉樱、花红、山楂、菱、核桃、桑葚、梨、葡萄、山栌、香瓜、西瓜、杜实(都市)、榛子、松子等数十种。以上这些食物原料在品种上是齐全的,数量上是丰富的。在那个入口对土地和生态环境远没有表现出压力倾向以前,人们的选择能力和空间都是较大的,因而便在极长的历史时间里保证了居民食品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肱股。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总体中的地位,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首先是她的民族众多性,从而在某种程度可视为如同西南、西北等代表性分区一样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性的缩写。其次是东北地区的先民鲜卑、女真、蒙古、满等族,还先后入主中原或君临全国,因而对中华民族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甚至决定性和永久性的影响。这些崛起于东北大地的民族,一次次地向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中注入了无比遒劲和深厚的生命力。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文化自然也在极大程度上融进了白山黑水冻土地的基因。第三是食物原料对其他地区的输入,长久地影响了各地区人们的食物结构、食品风格和传统习俗。东北地区的大豆、麦、裨、松子以及江河湖海、山林草泽的无数珍奇特产和许多农副产品都源源不断输入京师内府,成为天子、后妃及整个宫廷饮食层的喜食常馔;同时成为京师达官贵族、名楼贵馆的标奇争誉之肴。咸丰二年(1852年),74代衍圣公夫人过生日大宴7天,其中鱼骨席面即达30余桌。世俗所谓“满汉全席”中的珍品,其大部分是黑龙江地区特产(或出产):如犴鼻、鱼骨、鳇鱼子、猴头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以及其他珍奇原料等。
3.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东北地区历史上虽远离民族政治中心的边塞,但从文化发展上看,她却是边而不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东北区域文化历史性特征。在整个文明时代,黑龙江地区仍是开放的文化区。不论中原政权鹿归谁手,不论内地是统一还是割据。东北地区都同内地始终保持着紧密频繁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并一直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当然与此同时是她对中原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三礼”、“三传”等大量先秦典籍及一部二十五史,关于这种联系的记载可谓俯仰皆是、不胜枚举,这种交流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区外人的不断流入,这不断移居黑龙江地区的内地“十三省无省无之”的居民,当然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但也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在内。其中吴三桂的云南兵就应当是包括许多民族成分在内的,其中也应当包括有清一代不断发配到黑龙江的“流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和许多民族的新居民,自然同时就带来了该地区、该民族的饮食习惯、审美观点、烹调技术等。这就使整个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交融状态,丰富新颖自然就成了东北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但这种开放性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叶,直至20世纪中叶,表现得尤为活跃激烈。东北地区的许多城市都聚居了大量的欧洲籍侨民,哈尔滨市本世纪初曾因此而有了“东方巴黎”、“东方莫斯科”的雅号。由于俄罗斯、法国、希腊、德国、波兰、南斯拉夫、匈牙利、犹太等大批欧洲人和日本、朝鲜人等外籍人的涌入并开办企业,造成了一股不小的欧风,在这许多的外资企业中,有一些就是欧洲人开办的西餐饭店,如:斯坡耳秃(1930年、苏),家常午饭(1945.波兰),松花江(1945.苏),家常午饭(1947.苏),旅顺口饭店(1945.德),阿各老他(1942.苏),克立时饭馆(1947.希腊),家庭午餐(1947.苏),苏联俱乐部饭店(1947.苏)等等。据1937年的调查,仅哈尔滨一市就有西餐馆260多家,大型高级的西餐馆有美国饭店、雅拉饭店、凡达基饭店、金角饭店、马尔斯饭店、紫罗兰等。哈尔滨几乎可以吃遍欧洲各种民族的风味饮食,当然其中影响更大一些的要属俄式大菜了。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一个明显的历史特征,就是她的开放性,她博大的包容性和巨大的消化能力,她广泛地吸收祖国各地多民族的文化营养,又同样融进国外文化,从而使自身愈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区域文化与时代餐桌
“东北菜”(又称“关东菜”),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餐饮业逐渐流行起来的说法。改革开放以后,国内餐饮市场和文化市场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与区域和行业利益的驱动有力结合,于是区域菜品文化热烈张扬。但是,由于区域和行业利益驱动作用力的介入及介入力度的区别,中国大陆各区域菜品文化热烈张扬的程度和影响力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差异。“东北菜”就属于启动较迟、张扬力度较小的大区域菜品文化之一。然而,这是非正常市场因素所导致的错误“市场信息”读数,如此广大与特异的饮食文化区,如此多的人口数量和众多的少数民族成分,如此深厚积蕴、风格独特的饮食历史文化,长期被冷落漠视的状况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最近约五年来,东北菜以持续的影响力在首都北京,在津、宁、沪、穗、蓉等各省府级大城市,在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数城邑,所在店帜高标,染指云从。笔者最近数年田野考察步履所及,南北疆,前后藏,云南,海角,又两番台湾宝岛,见闻所及,可以说“东北菜”已经是九州落户,四海安家了。
餐饮文化的表象和特征
作为中国餐饮文化演变的时代表象和阶段特征,东北菜热有其客观的必然性:
1.由于社会餐饮购买力的提高,城市中的外食大众群体已经形成,并在持续发展壮大。
2.时下的城市外食大众群体,以工薪族为主体群,用自己正常劳动所得支付外食消费,是这一主体群行为的最主要的社会特征。
3.经济实惠,营养合理,适度满意,是当代工薪族外食主体群的基本要求。
4.外食群体中的前大众群和外工薪族群,也开始了由20世纪80~90年代的饕餮珍奇向世纪之交青目“平居饮食”感觉的追求转换。
5.“家常菜”、“创新菜”的消费追求与“工薪族消费”经营理念结合的餐饮市场趋势造成了当代中国餐饮文化的一种时尚:它反映了大众的饮食观念、行为趋势、普泛情绪,“家常菜”在目前已经具有了明显的泛族群性社会特征。
6.东北菜因其传统的明显庶民大众性和市场化后的“家常”性而应运走红,可口、适宜、朴实、醇厚、自然及其异于酒楼极至模式内地区位风格的鲜明“关东”情调,与当代世界饮食文化健康、自然、绿色的走向大势精神一致,与当代中国餐饮时尚高度契合。
以上诸点正是东北菜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迅速在餐饮市场走红的原因所在。“应运”就是顺应形势、符合规律,“运”是趋势,是中国餐饮文化积势运行的状态与指向。许多东北菜不仅脍炙入口,而且已经深入人心。“炒肉渍菜粉”、“炒肉拉皮”、“白肉血肠”、“酸菜火锅”、“什锦火锅”、“野菇炖家鸡”、“排骨炖豆角”、“猪肉炖粉条”、“柳蒿芽炖鲇鱼”、“尖椒干豆腐”等不下百余种原料、风格、口味均极具区域特征的菜肴,不仅久有传统,而且肯定还会有很长久的生命力。它们所以在今天拥有如此明显的超地域、泛习性广大的受众群,原因即为上述,尤其是可口、适宜、朴实、醇厚、自然的本质特点,当为东北菜的文化魅力与生命力所在。
我们不难发现,朴实、自然、醇厚仍是东北菜品文化的特点和优点,它与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大陆餐饮业“三神心态烹饪热”中那种花拳绣腿式的菜品模式大相径庭。“食”所以为之食,菜最终还是要吃的,不是为了看,不是为了玩儿,可吃、好吃、爱吃、吃了更爱吃,应当是菜品的属性,也正是传统东北菜的特点。从菜肴的原料,组配,技法,名目,闻之、望之而知其朴实、自然的风格,入口之后则立刻会感到可口、适宜、纯正、醇厚的特点。历经充分和广泛吸纳、推陈出新的长久发展,东北菜品文化依托区域饮食文化的蓬勃势运进入了历史的辉煌时期。由区域内最具代表资格,同时最富能力的饮食文化学、烹调学、烹饪教育、传统技艺等多方面专门家,长期精心策划、广泛调研、认真撰写而成的《中国东北菜全集》,应当是东北菜品文化历史发展的一次跨世纪的总结。新的角度,新的高度,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新的信息,是每个对东北菜有认知、感兴趣的读者不难从本书中发现的。《中国东北菜全集》当然不是东北菜品文化发展的终极,但却是一个相对高度,是一层把东北菜品文化和东北菜品文化研究推上新的高度的历史性台阶,这是可以许诺的。
11月1日 19:30-21:00 俞庆东
详情11月1日 19:30-20:30 程 牧
详情